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距透镜20cm时,光屏上得到清晰等大的像,则该透镜的焦距是10 cm.减小蜡烛与透镜的距离,为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远离(填“靠近”或“远离”) 透镜的方向移动,应用这一成像特点可制成投影仪.

分析 (1)凸透镜成像时,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应用于测焦距.
(2)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增大.凸透镜成像时,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或投影仪.

解答 解:当u=20cm时,在另一侧距凸透镜20cm处的光屏上可以得到一个与蜡烛等大的像,所以2f=20cm,即f=10cm.
减小蜡烛与透镜的距离,为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增大可知.应将光屏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因为是减小蜡烛与透镜的距离,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这一成像特点可制成投影仪.
故答案为:10;远离;投影仪.

点评 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以及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在凸透镜成像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届江苏省东台市第三教育联盟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机器的能量流向图如图所示,据此推测该机器可能是(  )

A. 热机

B. 电动机

C. 发电机

D. 电热水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1.6m=16dm=1.6×103 mm=1.6×109 nm;
(2)80cm=8×10-4 km=8×105 μ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不论开关如何切换,电铃和灯泡都能安全使用,若想让灯泡和电铃同时工作,需要闭合开关S1,断开开关S2,断开另一开关,此时该电路的连接方式是串联.若同时闭合S1和S2,可以工作的用电器是电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如图所示,用甲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是2.4cm,用乙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是2.40cm.选用B(选填“A”或”B”)刻度尺测出的结果更准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一只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V,额定电流为0.3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0.9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由欧姆定律公式I=$\frac{U}{R}$变形得R=$\frac{U}{I}$,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则导体的电阻越大
B.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则导体的电阻越小
C.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D.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飞机在云层中播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实施人工降雨,靠干冰的升华吸收大量的热,使云层中水滴增大,冰晶增多,形成降雨,其中冰晶在下落过程中熔化成水,水滴降落就形成了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物体在流体(气体或液体)中运动时,会受到阻力作用,该阻力叫做流体阻力. 流体阻力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大小有关,速度越大,阻力越大,流体阻力大小还跟物体的横截面积有关,横截面积越大,阻力越大;此外,流体阻力跟物体的形状有关,头圆尾尖(这种形状通常叫做流线型)的物体受到的阻力较小.物体(例如雨滴)从高空由静止下落,速度会越来越大,所受阻力也越来越大,下落一段距离后,将以某一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这个速度通常被称为收尾速度.根据以上资料分析回答:
(1)雨滴在高空形成后从静止开始下落后,速度越来越大是由于重力大于阻力.(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雨滴下落一段距离后,以某一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这是由于随着雨滴速度的增大,受到的阻力也随之增大,当雨滴受到的阻力等于重力时(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雨滴开始匀速下落.
(3)当雨滴匀速下落时,雨滴减少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4)假设雨滴下落时的阻力与雨滴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即F=kυ2,其中K=1×10-4N/(m/s)2,则一个质量为0.25g的雨滴下落时的收尾速度约为5m/s.(g=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