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9.如图所示,水槽的右壁竖直放着一面平面镜.无水时,射灯从S点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左壁上会出现一个光点P.往水槽内加水,当水面处于a、b、c、d四个位置时,左壁上分别出现Pa、Pb、Pc、Pd四个光点(不考虑水面对光的反射).则四个光点在左壁上的排列从下往上依次为(  )
A.Pd、Pc、Pb、PaB.Pa、Pb、Pc、PdC.Pc、Pd、Pa、PbD.Pb、Pa、Pd、Pc

分析 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和光的反射定律分别作出往水槽内加水,当水面处于a,b,c,d四个位置时,左壁上分别出现Pa,Pb,Pc,Pd四个光点即可做出选择.

解答 解:往水槽内加水,当水面处于a时,光线经水面发生折射,此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折射光线射到右壁上,再发生反射,射到左壁的Pa点上,同理,当水面处于b时,光线经水面发生折射,此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折射光线射到右壁上,再发生反射,射到左壁的Pb点上,当水面处于c、d两点位置时,先发生反射,再发生折射,射到左壁的 Pc,Pd上,如下图所示:

故选B.

点评 此题考查了通考查了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现象,分别画出当水面处于a,b,c,d四个位置时的光路图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小明猜想物体的重力势能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质量及被举的高度有关.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他进行了如下实验,让两个不同质量的锥子分别在两个不同高度自由下落,扎到下方四本相同的旧书上,书因此被扎出孔,分析这些被扎孔的不同,如图所示.
(1)若比较甲和乙,这是通过控制高度不变,来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2)在(1)中,小明不仅比较了甲、乙,还比较了丙、丁,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总结普遍规律,防止偶然性.
(3)小明设想了以下两种方案来判断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你认为最佳的一种是B
A.测出书上被扎孔的深度;       B.数出被扎孔的纸的页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材料中,通常情况下最容易导电的是(  )
A.陶瓷B.空气C.食盐水D.纯净的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作用在杠杆上的力对杠杆产生的效果不仅跟它的大小有关,而且还跟它的方向和作用点有关.不论动力还是阻力,其受力物体均为杠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如图所示,是“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烧瓶内装有质量和初温完全相同的煤油,瓶中镍铬丝横截面积相同,但甲瓶中的镍铬丝(R1)长度大于乙瓶中的镍铬丝(R2)长度.
(1)R1大于R2(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为了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明显的实验效果,常选用煤油而不用水做实验,是因为煤油具有比热容较小的特点;
(3)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不易直接观察,本实验中通过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来显示电流产生的热量变化;
(4)上述实验中采用这种电路连接方式的目的是使通过R1、R2的电流相等;
(5)通电一定时间后,发现甲瓶中的温度计示数更高,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在通电电流相等,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生活中常见玻璃上出“汗”,有时附在玻璃的内侧,有时附在玻璃的外侧.下列现象中:
①深秋的早晨,窗玻璃上有“汗”;
②闷热的夏季房间里开着空调,窗玻璃上有“汗”;
③寒冬,生意兴隆超市的玻璃窗有“汗”; 
④夏天,刚从冰箱里拿出的冰棍剥去包装纸,当把冰棍放在玻璃杯里时,玻璃杯的壁上出“汗”.
以上四种现象中,汗出在内侧一面的有①③(填序号);汗出在外侧一面的有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9世纪末,英国物理学家瑞利在精确测量各种气体密度时,发现从空气中取得的氮的密度为ρ=1.2572kg/m3;而纯氮的密度为ρ0=1.2505kg/m3.原来从空气中提取的氮气里含有密度较大的氩气.假设气体氩的体积占空气中取得的氮的体积的$\frac{1}{10}$,空气中取得的氮气体积等于氩气体积和纯氮体积之和.
(1)设氩的密度为ρx,推出ρx与ρ和ρ0的关系.
(2)求出氩的密度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晶晶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m处,晶晶在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是1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有关声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空气中锣声的传播速度比鼓声的传播速度快
B.锣声鼓声是通过响度分辨出来的
C.锣鼓声响彻云霄是因为它们的音调高
D.锣声鼓声都是由锣鼓振动发声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