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7.唐代的孔颖达在名为《礼记.月令》一书疏注中的“虹始见”条下写道:“云薄漏日,日照雨滴则虹生”,这里雨虹的产生是光的色散现象.英国物理学家牛顿首先研究了这一现象,他通过三棱镜将一束太阳光分解为七种颜色的光.

分析 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可以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彩虹的形成就是一种光的色散现象;
首先用实验研究这一现象的是英国物理学家牛顿.

解答 解:由于不同颜色的光的波长不同,通过三棱镜的折射程度不同,所以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这里彩虹的产生就是光的色散现象.
英国物理学家牛顿首先研究了这一现象,他通过三棱镜将一束太阳光分解为七种颜色的光.
故答案为:光的色散;牛顿.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光的色散的原理的了解,知道太阳光是由七种颜色的光复合而成,会辨别生活中的现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酒精灯内的酒精燃烧用去其中的一半之后,关于酒精的密度、比热容和热值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都不变
B.都变为原来的二分之一
C.酒精的密度不变,但比热容和热值变为原来的二分之一
D.密度、比热容不变,但热值变为原来的二分之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对下列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解释不准确的是(  )
A.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中的部分看起来向上弯折,这是光的折射现象
B.树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C.伸直手臂透过放大镜向远处看,看到物体是正立的
D.为防止静电带来危害,飞机的轮胎是用导电橡胶制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如图所示,用拉力F沿斜面匀速拉动一个重为G的木块,使其沿斜面移动距离S,竖直升高h,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f,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F=f
B.s>h
C.机械效率Gh/Fs
D.拉力对木块做的功大于木块克服重力做的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2.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吊起重120N的物体,小明用力F匀速往下拉绳,拉力F=50N时,使物体在10s内匀速上升2m(不计绳重和一切摩擦).求:
(1)利用此滑轮组提升物体时做的有用功是多少?
(2)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多大?
(3)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大?
(4)小明在绳子端需要多大的力才能吊起重力为300N的物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汽 车 防 冻 液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为了确保安全,可用水循环进行冷却.实际上,水中往往还要加入不易挥发的防冻液(原液),加入防冻液后的混合液冬天不容易凝固,长时间开车也不容易沸腾.
有关资料表明,防冻液与水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液的凝固点、沸点不同,具体数值参见表(表中防冻液含量是指防冻液在混合液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
防冻液含量/%30405060708090
混合液的凝固点/℃-17-28-37-49-48-46-28
混合液的沸点/℃103104107111117124141
在给汽车水箱中加防冻液时,宜使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10~15℃.考虑到混合液也会影响散热效果,因此,混合液中防冻液的含量不宜过高.
(1)在混合液中,如果防冻液含量由30%逐渐增大到90%,则混合液凝固点的变化情况是D.
A.逐渐升高                   B.逐渐降低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
(2)请在图中作出混合液沸点与防冻液含量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可以推知,防冻液的含量达到75%时,混合液的沸点大约是120℃.

(3)长时间使用后,汽车水箱中的混合液会减少.与原来相比,混合液的沸点升高(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其原因是水汽化减少,防冻液的百分含量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9.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水的沸腾”

(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图甲中的B(选填“A”或“B”).除了图示器材外,实验时还需要用到的测量仪器是秒表.
(2)安装好实验器材后,小明在烧杯中倒入热水,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68℃;实验时小明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用冷水,这种做法的优点是缩短加热时间.
(3)在水温升高到90℃后,小明每隔1min观察1次温度计的示数,记录在表中,直至水沸腾,如此持续3min后停止读数.
时间/min012345678
温度/℃909294969899999999
①根据表格中数据可知,实验时水的沸点是99℃,此时大气压小于(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
②小明观察到: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图丙中C图(选填“C”或“D”);
③请你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丁中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4)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吸收(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为了验证这一结论,需要进行的操作是撤去酒精灯,停止对水加热,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36.7℃,体温计的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7.下列关于紫外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紫外线在光谱的紫端以外,是一种看不见的光
B.由于紫外线有杀菌作用,因此人们要多照射紫外线
C.适当的紫外线照射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能促进身体对钙的吸收
D.紫外线对人体有害,人们要尽量避免紫外线的照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