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1.物体对浸入其中的物体有竖直向上(填方向)的托力,这个托力叫做浮力.而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分析 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托的力,这个力叫做浮力.浮力的方向与重力相反--竖直向上;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解答 解:液体对浸入其中的物体有竖直向上的托力,这个托力叫做浮力.而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用符号建立等式为F=G
故答案为:竖直向上;重力.

点评 此题考查了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属于基础题,难度较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四溢的花香引来了蜜蜂采蜜,该现象主要说明(  )
A.分子间有引力和斥力B.分子具有一定的质量
C.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某小组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时间/min012345678
温度/℃919395979999999999
(1)图甲中A、B、C三种读温度计示数的方式正确的是B.
(2)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3)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99℃,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停止加热,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在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实验中,张聪同学将鸡蛋放入装有密度为1.1×103kg/m3盐水的量筒中,鸡蛋恰好能处于悬浮静止状态,测得鸡蛋排开盐水的体积是5×103m3(g=10N/kg)
(1)该鸡蛋的重力是多少?
(2)请说出使鸡蛋下沉的可行方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小明和小红想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的关系”.两瓶煤油中都浸泡着一段金属丝,烧瓶A中的金属丝是铜丝,电阻比较小,烧瓶B中的金属丝是镍铬合金丝,电阻比较大.温度计显示煤油的温度.
(1)这两个烧瓶中所盛煤油初温度和质量相同.
(2)小红问小明“水比较容易获得,干嘛不用水代替煤油”.对于这个问题,小明与他的同学给出了下列四种答案,你认为合理的是D
A.因为煤油有颜色便于观察
B.因为煤油有比较大的热值
C.因为煤油有比较小的密度
D.因为煤油有比较小的比热容
(3)本实验是用煤油温度的变化来比较煤油吸收热量的多少.
(4)实验中,小明和小红发现B烧瓶中温度计的示数比烧瓶中温度计高.这表明:在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导体的电阻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6.给你图甲中的器材,请测出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1)把图甲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并在虚线框乙中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2)闭合开关后,移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2.5V,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其示数为0.32A,则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0.8W.
(3)在实验中若发现电流表没有示数,而电压表有示数,则电路可能现的故障是:灯泡断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夏天,把一支温度计放在吊扇下,吹风时,温度计的示数将会(  )
A.升高B.降低C.不变D.均有可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有些同学放学骑自行车行驶太快,容易造成交通事故,这是因为(  )
A.运动快惯性大,因此难停下来
B.刹车时来不及克服惯性,所以难停下来
C.刹车时产生的惯性不够大,所以难停下来
D.由于惯性,即使紧急刹车,也需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才能停下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各学习小组做完测量密度的实验,各小组展示交流自己小组的实验方法.
(1)小明代表第一组介绍“测量金属块的密度”.如图所示是他们的实验数据的再现,用天平测出金属块的质量为32g.量筒中原有水的体积是22mL,则金属块的密度为8g/cm3
(2)小丽代表第二组介绍“测量花生油的密度”.实验室提供了下列器材:烧杯一个(无刻度)、弹簧测力计一个、带细绳套的实心铁块一个、足量的水和花生油.请你将小丽一组同学的测量花生油密度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测得的物理量用字母表示(已知水的密度为ρ):
①将实心铁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方,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G;
②将铁块浸没在水中,读出测力计的示数F1
③将铁块浸没在花生油中,读出测力计的示数F2
④求出花生油的密度表达式ρ=$\frac{G-{F}_{2}}{G-{F}_{1}}•{ρ}_{水}$.(用测得量和已知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