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5.如图所示是小亮同学“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实验装置.
(1)当小亮将系在细线上的泡沫小球靠近音叉,用小锤敲击音叉时,既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观察到泡沫小球被弹起,通过这个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
(2)泡沫小球在实验中起到的作用是将音叉振动放大.
(3)如图2所示,拨打挂在玻璃罩内的手机时,用抽气机抽掉罩里的空气,我们发现,随着玻璃罩里的空气逐渐变少,铃声逐渐变小,最后几乎听不到振铃声,但我们能看见手机来电指示灯闪烁.这个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而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选填“需要”或“不需要”).

分析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转换法”是中学物理中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可以借助某些物体的特性来研究看不到或不易观察到物质,形象直观;
(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空气、液体和固体中进行传播,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

解答 解:(1)当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被弹起,所以发声的音叉应该在振动,说明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用泡沫小球的振动呈现音叉的振动,可以将微小的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3)拨打挂在玻璃罩内的手机时,用抽气机抽掉罩里的空气,我们发现,随着玻璃罩里的空气逐渐变少,铃声逐渐变小,最后几乎听不到振铃声,这个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但能看见手机来电指示灯闪烁,说明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故答案为:(1)泡沫小球被弹起;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2)将音叉振动放大;(3)需要;不需要.

点评 此实验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利用物理学研究方法中的放大法进行分析解答问题,是一道综合题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5.如图所示电路中,电阻R1的阻值是20Ω,闭合开关S,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0.3A、0.5A,求:
(1)通过电阻R2的电流;
(2)电源电压;
(3)电阻R2的阻值.
(4)在1min内电流通过电阻R2做了多少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6.小明在体育测试中,发现同学们在投掷实心球时,投掷实心球的距离不同,他猜想投掷距离可能与投掷的角度和投掷的速度有关.于是他借助水枪做了实验,结果如表:

表一(探究一实验数据)
实验序号枪管与水平方向夹角θ水平落地点与枪口的水平距离s/m
120°5.3
230°5.8
340°6.0
450°5.6
560°4.7
表二(探究二实验数据)
实验序号枪管与水平方向夹角θ水平落地点与枪口的水平距离s/m
620°7.7
730°8.8
840°9.3
950°8.9
1060°7.6
问:(1)在研究水流落地点到枪口的距离s与枪管和水平方向夹角θ的关系时,要保持速度不变.
(2)①分析表一(或表二)的数据,可初步得出:在水流射出时速度相同的情况下,枪管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0°时,射出的水平距离最大.
②分析实验序号为1、6(2、7或3、8等)的数据,可初步得出:枪管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相同时,水流射出时的速度越大,水流射出的水平距离越大..
(3)实际上影响投掷实心球距离还有其它因素,请你猜想:同学们的投掷距离还可能与高度等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如图所示是托里拆利用水柱来测大气压的实验,如果在1个标准气压下这个水柱的高度是10336mm,如果他从山下搬到山上来做个实验,那么水柱的高度会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空气能够传播声音.声音在15℃空气中传播速度340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0.如图1是王凯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实验前该同学事先设计了实验方案,请你帮他填写完整:
(1)实验要选取两只相同的蜡烛,目的是为了比较蜡烛的像与蜡烛的大小关系.
(2)要想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成像区最好选择在较暗(较亮/较暗)的环境中,实验中所用的玻璃板薄一点(厚一点/薄一点)较好.
(3)实验中他用白纸做屏幕放在所看到的蜡烛的像的位置,然后在玻璃板后侧直接观察白纸,结果不能(能/不能)看到像,从而知道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4)通过实验探究,王凯掌握了平面镜成像规律.他学以致用,根据像A′B′作出了物体AB,请你也来试一试吧.(在图2中作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一个物体重力为12N的金属块,当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N,则水对金属块的浮力是4N,金属块的体积是4×10-4m3.(g=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4.图甲是教材中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图乙是某教师的改进实验:将一小块含铁小重物(涂黑部分)密封在灌满水的长直玻璃管内.当长直玻璃管竖直后,迅速移去玻璃管顶端的小磁铁,小重物开始下落,分别测得小重物到达15cm、30cm、45cm处所用的时间分别是1秒,1.92秒,2.82秒.
(1)分析表中数据(不考虑实验误差),从最高处下落到玻璃管底部的过程中小重物不是(填“是”或“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距离/cm153045
11.001.922.82
20.991.942.80
30.961.902.78
(2)为求小重物在第一次实验时整个下落过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采用了下列两种计算方法:
方法1:$v=\frac{s}{t}=[\frac{0.15m}{1.00s}+\frac{(0.30-0.15)m}{(1.92-1.00)s}+\frac{(0.45-0.30)m}{(2.82-1.92)s}]÷3=…$方法2:$v=\frac{s}{t}=\frac{0.45m}{2.82s}=…$
以上两次计算方法正确的是方法1.
(3)在甲实验中,要使铅笔在桌面上滚动的平均速度变大,可采取的方法有增大纸板角度(写出一点即可);
(4)与甲实验相比,乙实验具有能保证物体做直线运动、便于观察实验过程等优点,但还有继续改进之处,你的改进建议是增加玻璃管的长度(写出一点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为了防止汽车发动机在工作时温度过高,老王师傅打算给汽车添加冷却液,现有三种液体,它们的一些数据如表所示,则最适合做冷却液的液体是(  )
液体种类沸点/℃热值/J•kg-1 比热容/J•(kg•℃)-1
酒精78.53.0×103 2.4×103
100 无 
 4.2×103
蓖麻油285 
 4.0×103
 
 1.8×103
A.应选用酒精,因为酒精的沸点最低
B.应选用热水,因为水的比热容最大,且相同质量的热水可放出更多的热量
C.应选用冷水,因为水的比热容最大,且相同质量的冷水可吸收更多的热量
D.应选用蓖麻油,因为 蓖麻油的沸点最高,热值最大,比热容最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