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9.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B.冰水混合物吸热时,温度不变,内能增大
C.物体的温度不变,其内能就一定不变
D.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能

分析 (1)热量是过程量,热量不说含有;
(2)晶体的熔化特点,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但温度不变.
(3)物体的温度不变,其内能可能不变,也可能增大;
(4)改变内能的方式:热传递和做功.

解答 解:A、不能说物体含有热量,因为热量是一个过程量,故A错误;
B、冰水混合物吸热时,是晶体的熔化过程,此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但内能增大,故B正确;
C、物体的温度不变,其内能可能不变,也可能增大;例如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但内能增大,故C错误;
D、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物体对它做了功,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热量、内能、温度的关系.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而改变内能的方式可以是热传递,也可以是做功.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已知一个空瓶子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200g,在装满水的瓶子中放入一个小铁块,溢出水后其总质量为220g,取出小铁块后,剩余的水和烧杯的总质量为190g.(不计取出小铁块的过程中带走的水)则小铁块的质量为30g,小铁块的密度为3g/cm3.(ρ=1.0×103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20.一块密度为0.6g/cm3的木板漂浮在水面上,露出水面的体积为0.8dm3,求
①木板的总体积V=?
②木板受到的浮力F=?
③若在其上面慢慢压上一个密度为7.9g/cm3,质量为15.8kg的铁块,它们共同受到的浮力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7.回顾实验和探究(请将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
(1)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猜想小雨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猜想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不在同一平面内.
过程叶子姐姐认为小雨的猜想不对,于是设计了如图实验,把纸板NOF纸板向后或向前折,在NOF面上不能(填“能”或“不能”)观察到反射光线.
通过上述现象,叶子姐姐得出结论:在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从而证明小雨的猜想是错误的.这里运用了反证法.
程序提出问题-猜想--进行实验--得出结论.
(2)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
过程方法如图所示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运用了替代法,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得到如表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123
物距/cm51015
像距/cm51015
结论通过数据表格得出结论: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过程步骤实验中,小雨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将点燃的蜡烛先后放在a、b、c、d、e各点,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寻找清晰的像.他发现:蜡烛在b点成像最大,在a点得不到像.
表格
物距u像的大小像的倒正像的虚实
u>2f缩小倒立实像
u=2f倒立实像
2f>u>f放大实像
u<f放大正立虚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连线不正确的是(  )
A.倒立放大像------投影仪
正立放大像------放大镜
B.会聚光线------凸透镜
发散光线------凹透镜
C.镜花水月--------光 的折射  
形影相随-------光的反射
D.实像----可用光屏接收
虚像-----不可用光屏接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4.如图甲所示,在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4.5V,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电阻约为10Ω.(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实物电路连接成完整的实验电路.
(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选填“闭合”或“断开”).
(3)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动到A处(选填“A”或“B”).
(4)闭合开关后,移动滑片P到某一点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为2.2V,若要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图甲中滑片P向B(选填“A”或“B”)端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5V.
(5)小明同学移动滑片P,记下多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丙绘制成图丙所示的I-U图象,根据图象信息,小灯泡的实际功率随实际电压的增大而增大(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0.5W.
(6)实验中,小明发现闭合开关后,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小灯泡都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示数接近4.5V,则电路故障可能是灯泡断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在研究小孔成像综合实践活动中,小明同学用易拉罐做小孔成像实验,他在空易拉罐底部的中央,用钉子戳一个小孔,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半透明塑料薄膜.
(1)小明把易拉罐正对着点燃的蜡烛(如右上图所示),则在半透明纸上会看到蜡烛的倒立(正立/倒立)的像.该实验应该在较暗(亮/暗)的环境下进行.
(2)小明实验时发现小孔成像的大小会变化,于是他设计实验探究小孔所成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猜想所成像的大小可能与蜡烛到小孔的距离、物体的高度以及像到小孔的距离有关.于是他用同一支蜡烛实验,且保持蜡烛到小孔的距离不变,在多次改变小孔到半透明纸之间的距离时,他测出了像的高度(见下表).
小孔到半透明纸的距离s/cm2.04.06.08.010.0
像的高度h/cm1.02.03.04.05.0
①从上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当蜡烛和小孔的距离保持不变时,半透明纸离小孔越远,所成的像越大.
②通过实验,小明得到了正确的结论后很高兴.但他又想,像的大小会不会跟蜡烛离小孔的距离有关呢?在设计这个实验时小明应注意控制物体的高度、小孔到半透明纸的距离不变.
③小明发现小孔会成上下颠倒的像,他想小孔成的像会不会左右也相反呢?为了验证这个说法,他准备制作一个LED灯组作为物体进行研究,下列关于LED灯组制作形状的选择最适合的是D(A/B/C/D).

(3)在活动中,与小明同在一个活动小组的同学提出了一个现象:在树荫下玩耍时发现地上有许多圆形和非圆形的光斑.大家分析认为树叶间有缝隙,相当于小孔,阳光透过小孔成的是太阳的像,应该是圆形的,怎么会出现非圆形的呢?经过思考小星猜想;非圆形的光斑可能是由于小孔太大造成的;小明猜想:非圆形的光斑可能是由于小孔离地面太近造成的.为此他们又进行了下列实验:(一)在卡片纸上挖一方形小孔,在地面上放一白纸作为光屏;让太阳光穿过小孔,移动卡片纸,在光屏上形成圆形光斑,测出卡片纸离光屏的距离为s;(二)让卡片纸逐渐靠近光屏,发现像由圆形慢慢变成方形;(三)保持卡片纸离光屏的距离s不变,逐渐增大方形孔,发现像由圆形慢慢变成方形.
①通过以上探究证实了两人(小星/小明/两人)的猜想是正确的.
②小明通过进一步实验发现:当小方孔的边长一定时,若卡片纸到地面的距离大于某一个值(通常称为临界值)时,光斑是圆形;而当卡片纸到地面的距离小于临界值时,光斑开始变成方形,且通过实验收集了下表所示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可知:临界值s和小方孔的边长a之间的数量关系为s=(200)a2,由此可知,如果小方孔的边长为2.0cm,则卡片纸到地面的距离至少为800cm时才能看到圆形的光斑.
小方孔的边长a/cm0.20.40.60.8
临界值s/cm8327212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8.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电源电压恒为6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正常发光时灯丝电阻约为10Ω.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甲乙中完成实物电路的连接,并在图丙的虚线框中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2)同学们进行试触时,发现小灯泡不发光,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则电路中发生的故障可能是小灯泡断路.
(3)故障排除后,移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的示数达到1.8V,要使灯泡L正常发光应向A(选填“A”或“B”)端移动滑片,同时视线应注意观察电压表的示数,当灯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其大小为0.24A,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0.6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液化气的热值是4.9×107J/m3,其物理意义是1m3的液化气完全燃烧时所释放出的热量是4.9×107J,完全燃烧5m3 的液化气可以产生2.45×108J的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