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左图所示,用加热器给初温均为20℃的甲、乙液体加热(m甲<m乙),两种液体每秒吸收的热量相同。这两种液体的温度—加热时间的图线如右图。
(1)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左图所示,此时乙的温度为__________℃。
(2)甲液体第30s的内能_________第35s的内能(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3)小明根据右图中0至30s图线及题目所给信息得出:甲液体的比热容比乙液体的大。你认为小明的说法是否正确?__________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同学阅读了下表后,归纳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0℃,1标准大气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kg/m3) | |||
煤油 | 0.8×103 | 干冰 | 0.4×103 |
酒精 | 0.8×103 | 冰 | 0.9×103 |
水 | 1.0×103 | 铝 | 2.7×103 |
水银 | 13.6×103 | 铜 | 8.9×103 |
A. 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相同B. 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C. 固体物质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物质的密度大D. 相同质量的实心铜块和铝块,铜块的体积较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用相同的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甲、乙两个滑轮组,如图所示,用它们来提升同一重为100N的物体G,动滑轮G动=10N,甲滑轮组将重物提高1m,乙滑轮组将重物提高2m,在不计绳重和摩擦的条件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滑轮组拉力大,机械效率低
B. 乙滑轮组省力所以它的机械效率高
C. 拉力F1所做的功为110J
D. 拉力F2大小50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研究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同学提出两个猜想:猜想一:机械效率是否与G物有关;猜想二:机械效率是否与G动有关。为了验证猜想,小明先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不断改变G物,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计算并绘出η与G物关系如图乙(a)所示;然后换另一个不同重量的动滑轮,不断改变G物,计算并绘出η与G物关系如图乙(b)所示。根据图象他( )
A. 只能验证猜想一
B. 只能验证猜想二
C. 既不能验证猜想一,也不能验证猜想二
D. 既能验证猜想一,也能验证猜想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请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不考虑绳重及摩擦)
(1)使用如图所示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提升重物,要求滑轮组用最省力的绕线方法承担重物,请用笔画线代替绳子将滑轮组饶好;___________
(2)使用第(1)问绕好的滑轮组提升重物,当物重为60N时,绳端需用25N的拉力才能使物体匀速上升,求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______
(3)若要使这个滑轮组省力,则提起的重物应该超过_______N.(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物理现象中说法正确的是
A. 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时,可能是电路发生了短路
B. 物体内能增加时,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
C. 声控开关是利用声音的音调来控制电路的
D. 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其传播速度与超声波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1)将一块玻璃板竖直立在铺有白纸的水平桌面上;
(2)取两支相同的蜡烛 A 和蜡烛 B, 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 A,并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 B,使它与蜡烛 A 在玻璃板后所成的像完全重合,并用笔在白纸上标记出蜡烛 A 和蜡烛 B 的位置;
(3) 多次改变蜡烛 A 的位置,重复前面的步骤;
(4)用刻度尺分别测量蜡烛 A 和蜡烛 B 到玻璃板的距离.
在此实验中:
①在实验中有 1mm 和 3mm 两块平板透明玻璃板供选择,你认为应选择______mm 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②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 填字母选项)
A.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B. 使成像更清晰明亮
③选取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关系;
④将光屏放在 A 像位置时, 发现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 A 的像, 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人的眼睛是一种“神奇的照相机”,关于眼睛,请你填写下面的问题:
(1)图中_______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它能将光线________(填“会聚”或“发散”)在视网膜上,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__________。
(2)人眼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像.
(3)正常眼睛观察物体的最佳距离为___________。 某人视力正常,当他用平面镜仔细观察自己的脸部时,应当把镜子拿到离眼睛_________处最为合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带正电的小球甲固定于水平绝缘支架上,另一带正电的小球乙从甲正上方A点由静止释放(图中虚线表示两球球心的连线)。已知: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随它们之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若乙运动至B点时,所受重力恰好等于甲对它的排斥力。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对小球乙下落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到达B点前增加的动能等于减小的重力势能
B. 到达B点后它能保持平衡状态
C. 从A到B的过程中,它始终受到平衡力作用
D. 从A点到B点,重力做的功比排斥力的功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