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0.下面是探究“水的沸腾”和“海波熔化”的实验.
(1)图a是小明、小红两名同学分别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他们所用器材规格及水量完全相同,将水加热相同时间后停止.图b是两名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分析可知,水在沸腾时温度的特点是温度不变.由图象可知此时水面上方的气压小于(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一标准大气压;小红把水加热到水沸腾,所用时间较长的原因是小红的初温不均低.
(2)在做“海波熔化”的实验时,他们采用如图c的实验装置.该装置的优点是:使被加热的物体受热均匀.将装有海波的大试管放入上面实验的沸水中并取走酒精灯,温度计A和B分别测量海波和烧杯中热水的温度.根据两个温度计的示数,绘制出了海波和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d).由图象可知,在第8min时,大试管内的海波处于固液共存(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第10min后,海波的熔化将停止(选填“继续”或“停止”). 在海波的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拿出来,海波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吸收热量.

分析 (1)根据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的特点结合表格中数据得出结论;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并且水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
分析沸腾时的特点并通过水质量的大小及初温的高低判断加热时间较长的原因.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降低而降低,可知此时实验室内的气压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2)用水浴法加热固态物质,可以使其均匀受热;
由图象可知第8分钟时,海波正处于熔化阶段,故海波处于固液共存态,到第10分钟,海波的熔化将停止.晶体熔化的特点是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解答 解:(1)由表格中数据知,水在沸腾过程中保持99℃不变,所以水的沸点是99℃,在沸腾过程中温度虽然保持不变,但要不断吸热;由于沸点小于100℃,所以此时水上方气压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由图象知,小明水的初温为96℃;小红小组水的初温为93℃,所以小红的初温较低,所用时间较长.
(2)将装有海波的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这样可以使海波受热均匀;
由图象可知第8分钟时,海波正处于熔化阶段,故海波处于固液共存态,到第10分钟,海波不能继续吸热,海波的熔化将停止.晶体熔化的特点是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故答案为:(1)温度不变;小于;小红的初温较低;(2)使被加热的物体受热均匀;固液共存态;停止;吸收.

点评 本题考查了对晶体熔化过程中的特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据图中的信息分析后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在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两端电压关系的活动中,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①按图甲所示电路图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选填“断开”或“闭合”),滑动变阻器阻值处于最大处.
当小华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且大小接近电源电压,则电路中出现的故障可能是定值电阻处发生了断路(选填“短路”或“断路”).
②实验时要增大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滑动变阻器滑片P应向左(选填“左”或“右”移动).
闭合开关,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记录在下表中:
 U(V) 0.5 1.0 1.5 2.0 2.5
 I(A) 0.1 0.2 0.3 0.4 0.5
③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乙中画出电阻R的U-I关系图象.
[实验结论]根据图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实验反思]小明在处理数据时发现,电压与电流的比值恰好等于R的阻值,这是一种巧合吗?于是小明想利用其他小组的实验数据来进一步论证,并提出了以下两种收集数据的方案:
方案一:收集电阻值均为10Ω的几个小组的数据;
方案二:收集电阻值不同的几个小组的数据.
你认为方案二更合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小明在探究“电流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位于B端.
(2)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故障的原因可能是:电流表短路.(写出1种即可)
(3)排除故障后,小明通过实验得到数据如表(一)所示,其中第1次实验的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为0.1A,所用电阻R的阻值是10Ω.根据表(一)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4)小明继续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将R先后更换为5Ω和15Ω的电阻进行实验,得到数据如表(二)所示.通过分析表(二)的数据,可知他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错误是没有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变.
表一
实验序号123
电阻R/ΩRRR
电压U∥V1.01.52.0
电流I/V0.150.20
表二
实验序号345
电阻R/ΩR515
电压U∥V2.01.52.3
电流I/V0.200.300.1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小伟利用光具座进行了凸透镜成像的探究实验:

(1)为了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要调整三者的位置,使它们的中心在在同一高度,可是在实验中他发现光屏上的像偏下,那么他应该把凸透镜向上(选填“上”或“下”)调节,使像最终成在光屏的中央.
(2)通过实验他得到了凸透镜的像距v和物距u的关系(如图1所示),由图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当物距为30cm时的成像特点可应用于照相机(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3)他按照如图2所示:①将眼镜甲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只将光屏远离透镜移动时,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
②将另一眼镜乙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也变得模糊了,只将光屏靠近透镜移动时,又可以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
分析实验现象可知:甲、乙两个眼镜中,乙是凸透镜,甲是凹透镜.在实验现象①和②中,属于近视眼矫正原理的是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甲可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1.0cm.
(2)小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乙所示,在凸透镜另一侧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投影仪(选填“投影仪”、“照相机”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3)小华多次实验后发现,当光屛上呈现蜡烛清晰的像时,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屛位置对调,仍能在光屛上接收到清晰的像.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光发生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4)如图丙,把蜡烛放在二倍焦距以外的a点,移动光屏找到像;接着光屏和凸透镜不动,把蜡烛从a点移到b点,要使烛焰的像还能清晰地呈在光屏上,则需在凸透镜和蜡烛间再加一个合适的凹透镜(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当烛焰位于距离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时,人眼观察烛焰成像的情形是图丁中的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如图所示,是我们常见的图象,这种图象如果在横纵坐标加上适当的物理量及单位,不可以用来描述(  )
A.定值电阻上通过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
B.物质密度与其体积的关系
C.物体所受重力与其质量的关系
D.匀速直线运动中路程与时间的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公共汽车上涉及到许多物理知识,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
A.汽车座椅做成凹形--用来增大压强
B.使用的IC收费卡--利用了超声波原理
C.后门上方安装的摄像头--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D.车窗打开时,遮阳的窗帘总是往外飘--窗外空气流速大,压强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
(1)实验时应先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若不计杠杆质量和摩擦且杠杆刻度均匀,每个钩码质量都相同,在C点挂两个钩码时,在D点应挂4个钩码,杠杆才能恢复平衡.
(3)若钩码所挂位置不动,将左面的钩码拿掉一个,要使杠杆仍保持平衡应将右面的钩码拿掉2个.
(4)由此,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为:F1L1=F2L2.(用公式表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若在甲、乙两处都接入电压表,闭合S,这时U:U=2:3.若在甲、乙两处都接入电流表,则断开S后两电流表示数I:I等于(  )
A.2:1B.2:3C.3:2D.9: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