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南极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地方,堪称“世界寒极”,它的最低温度可达-80°,即使在暖天气温也只有-20°,如果要在南极大陆用温度计来测量气温,根据下表中的有关数据,你认为选择__  __来做温度计的测温物质较为合适。南极的空气十分干燥,素有“白色沙滇”之称,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标准大气压下几种物质的熔点/℃

固态水银

固态酒精

0

—38.8

—117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五一节,爸爸驾车带楠楠去南滨路海洋公园游玩,途经长江大桥,如图所示。如果小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为450m的大桥,则过桥所需的时间为          s。车行驶在桥中央时,爸爸问楠楠:为什么我们看到桥两边的路灯在不停地后退呢?楠楠告诉爸爸,这是因为我们选择了        为参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5年春节晚会上,一群聋哑青年用精美绝伦的舞蹈“千手观音”给人以美的享受,善的启迪。在观看演出的过程中,我们虽然没有看到乐队却也能分辨出是何种乐器在发声,这主要是因为不同乐器所发声音的                是不同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将小锅放入盛有水的大锅中构成双层锅熬胶,胶不会被熬焦而失去粘性,是因为   (     )

A.夹层中的水起了散热作用         

B.夹层中的水不善于传热

C.夹层中的水吸收了很大部分热量

D.夹层中的水温度保持在100℃不变,使胶的温度不会超过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今年入夏以来,我国很多地区持续严重干旱,气象部门组织实施了多次人工降雨.在空中喷洒干冰是人工降雨的一种方法,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粒,小冰粒在下降过程中变成雨滴,形成降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粒过程是凝固       

B.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粒过程是升华       

C.小冰粒在下降过程中变成雨滴过程是汽化     

D.小冰粒在下降过程中变成雨滴过程是熔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贯通。铁路要通过“千年冻土”区,“冻土”区路基在温度过高时会变得松软不牢固。为解决“冻土”难题,保证路基的稳定,青藏铁路路基两旁各插有一排碗口粗细、高约2m的热棒(中空的铁棒),如图7所示,热棒在路基下还埋有5m深,里面灌有液氨。请解释热棒是如何解决“冻土”难题保证路基的稳定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0上海世博会期间,气温较高的世博园区内许多区域都安装了喷雾降温装置,喷雾装置采用物理的方式,以水为原料,利用高压,将其以较高的速度输送到喷嘴,撞击喷嘴中的撞针后形成直径4微米左右的雾滴。请简述喷雾降温的原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小红一直不明白:在光纤通信中,光信号是怎样经过漫长而又曲折的线路,从一端传到另一端的呢?后来通过“探究光纤怎样传输光信号”的活动中,她终于明白了:光信号在光纤中(    )

A.是靠光纤壁不断地反射而向前传播

B.就像电流沿弯曲导线那样传播

C.就像水流沿弯曲水管流动那样传播

D.是靠光纤壁不断地折射而向前传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 19所示,一点光源位于金属圆筒内部轴线上A点。圆筒轴线与凸透镜主光轴重合,光屏与圆筒轴线垂直且距离透镜足够远。此时,点光源正好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清晰的像,测出此时凸透镜与圆筒右端面B的距离为L;向右移动凸透镜到适当位置,光屏上再次出现了清晰的像。由于光源位于圆筒的内部,无法直接测量出A与筒右端面的距离d,为了求出d的大小,在上述过程中还需要测量出的一个物理是 ;如果用N来表示该物理量的大小,则可以得出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