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9.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中:
(1)组装实验时,纸板和平面镜的位置关系做法正确的是甲(选填“甲”或“乙”).
(2)要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将纸板B(选填“A”或“B”)绕ON向前或向后弯折.
(3)改变入射角大小做三次实验,目的是为了得到并验证B规律.
A.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
B.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C.光路具有可逆性.

分析 (1)从实验需要观察光的传播路径和探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关系进行分析;
(2)要研究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我们可以以法线为轴线转动光屏,通过现象进行判断;
(3)改变入射角大小做三次实验,目的是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

解答 解:(1)要使入射光线和其反射光线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则法线必须与平面镜垂直,并且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必须在同一平面内,因此纸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必垂直,故选甲;
(2)沿ON只前后转动板B,这样板B与A不在同一个平面内,这样就可以研究入射光线、法线和反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3)改变入射角大小做三次实验,目的是为了得到并验证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选B.
故答案为:(1)甲;(2)B;(3)B.

点评 本题是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要掌握规律的内容,注意纸板的作用、放置方法及各个特点探究的方法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如图所示,小明用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玻璃板应竖直立在水平桌面上.
(2)确定A在平面镜中成像位置的操作是: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重合.
(3)完成(2)中的操作后,再“观察并比较A的像与B的大小”,这一步骤是用来验证像与物大小相等的猜想.
(4)为验证“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和“物与像相对于平面镜对称”的猜想,小明应在纸上画出蜡烛A及蜡烛B的位置后,并画出两蜡烛位置连线,用刻度尺分别测量两个蜡烛到镜面的距离.
(5)验证“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猜想的操作是:把蜡烛B取走,光屏放在蜡烛B的位置上,看光屏上是否有蜡烛A的像,光屏上如果没有,说明平面镜成虚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0.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某同学将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纸板EFN放置在平面镜上,如图甲所示.
(1)使一束光贴着纸板EON沿某一角度入射到O点,纸板FON上没有观察到反射光,原因可能是纸板EON与FON不在同一平面上.
(2)正确操作实验,并在纸板上记录每次光的径迹,如图乙所示.取下纸板,接下来进行的操作是测量入射角和对应反射角的大小,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并比较反射角与入射角.
(3)纸板ENF是用两块纸板连接而成的,这样做的目的是验证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据此可知纸板在该实验中的作用,纸板在实验中的另一作用是显示光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如图甲所示,一束光会聚于b点,在虚线区域内放甲透镜后,光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a点;在虚线区域内换放乙透镜后,光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c点.小明想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应选择甲(甲/乙)透镜.小明利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进行了“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当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时,测得光屏到透镜的距离是16cm,则光屏上出现的是一个缩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应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是照相机(答出一个即可).如图乙所示,请根据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完成光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如图甲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右端滑到左端的过程中,R1、R2的I-U关系图象如图乙,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图线A是电阻R1的I-U关系图象B.电源电压为20V
C.R1的阻值是30ΩD.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70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根据现象作出的推论正确的是(  )
A.根据甲灯发光较乙灯亮推论甲灯电流较大
B.根据ρ=$\frac{m}{V}$推论物质密度跟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
C.根据跳远时助跑获得的速度越大跳得越远推论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D.根据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推论物体受力不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烈日下,狗伸长舌头可增大舌头上唾液的蒸发,快速喘气可加快唾液表面空气流速,从而加快蒸发,而蒸发吸收热量,从而使狗感到凉快;寒冬,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车窗上,水珠会出现在车窗的内(内/外)侧.通过有水珠的玻璃窗看外面的景物会发生扭曲了,这是光的折射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8.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
A:击鼓时,用力不同,听其发声,观察纸屑被弹起的高度不同.
B: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激起水花.
C:泡沫塑料小球在发声的扬声器中跳动.
D: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1)你认为,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两个实验现象是B、C.
(2)其他两个现象虽然不能说明声音产生的条件,但是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A说明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也越大.
D说明音调与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也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9.在图(a)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20伏且保持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20欧,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100欧   1A”字样,所用电表的表盘均如图(b)所示,.闭合电键S后,电路中的电流为0.4安.求:
(1)电压表V1的示数U1
(2)通电10秒,电流通过变阻器R2所做的功W2
(3)在确保电路中各元件均能正常工作的前提下,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过程中,电路中电流的最大变化量△I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