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小明和小华同学在“研究串联电路特点”的实验中,用电压为9V的电源、电阻RA=10Ω、标有“20Ω 2A”字样的滑动变阻器和若干电表等连成如图16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实验中小华同学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B端向左移,分别放在变阻器的B端、中间(10Ω)和距A端四分之一处,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记录在表一中.
表一
实验次数V1示数(V)V2示数(V)A1示数(A)A2示数(A)
1360.30.3
24.54.50.450.45
3630.60.6
(1)分析比较表中电流表A1 与A2的数据,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串联电路中,______.
(2)分析比较表中电压表V1、V2和电源电压的数据,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______.
(3)分析比较RA、R的阻值和电源电压与电流表A1示数比值的关系,可归纳出的结论是:______.
(4)进一步分析比较电压表V1、V2与电阻RA、R的阻值数据,可归纳出的结论是:______.
(5)在分析归纳出上述结论后,小明同学为了实验的完整性,换用电阻RB=5Ω继续实验,实验时也将变阻器的滑片P分别放在B端、中间(10Ω)和距A端四分之一处,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记录在表二中.
小组成员小华分析了小明的测量数据后,认为小明的数据有问题,于是他直接修改了数据,如表二所示.

小明认为小华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

解:(1)分析比较表中电流表A1 与A2的数据,可见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故答案为:各处电流都相等.
(2)分析比较表中电压表V1、V2和电源电压的数据,可见电压表V1、V2示数之和与电源电压大小相等,因此得出的结论是:在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串联导体两端的电压之和.
故答案为:在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串联导体两端的电压之和.
(3)RA的电阻等于电压表V1和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三次实验中RA的电阻值不变,即RA====10Ω;
R的电阻等于电压表V2和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三次实验中R的电阻值不断改变,即R==20Ω、=10Ω、=5Ω;
电源电压与电流表A1示数比值为电路的总电阻,三次实验中R的大小分别为:=30Ω、=20Ω、=15Ω;
由此可见,在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串联导体的电阻之和.
故答案为:在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串联导体的电阻之和.
(4)进一步分析比较电压表V1、V2与电阻RA、R的阻值数据,发现每次实验中,电阻的比值和电压的比值相等,即串联导体两端的电压之比等于电阻之比.
故答案为:在串联电路中,各串联导体两端的电压之比等于电阻之比.
(5)我们在进行科学实验时,一定要尊重事实,如实填写实验数据,有时数据出现问题时,要重新进行实验,找出问题的所在,不能随意修改.
故答案为:要尊重实验事实,不能随意修改数据.
分析:(1)由图可见,两电阻串联,电流表A1测量总电流,A2测量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电压表V1测量定值电阻的电压,V2测量滑动变阻器的电压.
(2)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
(3)结合表中记录的数据,得出正确的结论.
点评:本题探究了串联电路电流和电压的规律,实验有一定的综合性,重点是对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能力的考查,在进行实验时要注意这一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31、小明和他的同学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用到如下器材:
电源1个,电流表、电压表各1只,定值电阻若干个,滑动变阻器1只,开关1个,导线若干.设计的电路如图所示.

(1)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到
b
端.实验过程中应通过调整滑动变阻器,使
电压表的示数
保持不变.
(2)下面是他们获取的部分实验数据,请根据数据在坐标系上描点并连成光滑的曲线.
电阻R1510152025
电流I/A1.000.500.350.250.20
(3)如果实验过程电压表示数突然变为0,而电流表示数不变,则发生断路的是
电压表
;如果电流表示数变为O,而电压表示数突然增大,则发生断路的是
R1

(4)若粗心的小明少领了一只电压表,多领了一只电流表,请设计一个电路图,使这个实验仍然可以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9?白下区二模)小明和他的同学在探究电路中的电阻对电流的影响时,小明所在的实验小组猜想是:“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小组准备了如下器材:电源1个,电流表、电压表各1只,定值电阻(5Ω、10Ω、15Ω),滑动变阻器1只(50Ω、1.5A),开关1个,导线若干.设计的电路如图1所示.U=1.5V
次数 1 2 3
 电阻R/ω 5 10 15
电流I/A 0.3 0.15 0.1
电阻倒数
1
R
-1
0.2 0.1 0.067
(1)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到
端(选填:“左”、“右”).实验过程中应通过调整滑动变阻器,使
电压表示数
电压表示数
保持不变.
(2)上表中是他们获取的部分实验数据,考虑到:反比例函数图象的直观性不如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特点明显,同学们在朱老师的建议下将验证“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是否成反比”,改变为“验证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倒数是否成正比”.如图2所示,请根据实验数据在坐标系上描点并作出图线.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进一步探究:
小明与几个同学在研究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的压强与体积的关系时,得到表中的几组数据:
体积V/×10-5m3 1 2 3 4 5
压强p/×105Pa 2.4 1.2 0.8 0.6
(1)由上述数据可得结论,一定质量的气体,在
温度
温度
保持不变时,
压强与体积成反比
压强与体积成反比

(2)将表格填写完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小明和几位同学在学校实验室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时,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当开关S由断开到闭合时,关于两个电流表的示数变化情况,你认为正确的是:
A.A1的示数变大,A2的示数不变
B.A1的示数变小,A2的示数变大
C.A1的示数变大,A2的示数变小
D.A1的示数不变,A2的示数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下地锄草的乡村儿童,在田头林荫下休息时常做一种游戏(横截面如图所示);在地上用锄草的铁铲挖个小坑(坑口的大小以铲面能完全盖住为宜),找根细小圆滑的木棒横放在小坑口(横截面如图所示);再把铁铲平放在小坑上盖住坑口,并用湿润的细土掩埋铁铲,堆起个小土包,并夯实之(铲柄不能埋上,应露出);小心抽走细木棒,使得坑内与外界之间可通过木棒留下的小孔进行气息交换;在靠近小孔处,顺着小孔放一根节节草,上下轻轻拍动铲柄,节节草就会慢慢地被小土包

“吃进去”。土包子为什么会“吃草”呢?它果真象牛羊那样有生命气息吗?

小明和几位同学经过研究和讨论提出了自己的猜想:

猜想1.铁铲翘起时,坑内气体压强    ,外界空气由小孔进入坑内,形成气流,把节节草吸了进去。上面的解释似乎又不妥,原因是:当铁铲复位时,坑内压强变大,空气又必然从小孔流出,会把节节草再吹出来。经过同学们的探究和班级的进一步交流、

讨论,小明和同学们作出一个圆满的解释:

结论1.杆状的节节草表面有毛茸茸的小刺,小毛刺沿生长方向。沿节节草的生长方向即顺刺方向,摩擦力    ,容易滑动;反之,摩擦阻力   ,难滑动。

结论2.把节节草顺刺的方向放在小坑处,当铁铲翘起时,坑内气体压强    ,外界空气经小孔进入坑内,形成气流,该方向节节草对地摩擦力   ,气流就带动节节草而被吸进坑内。当铁铲复位时,空气从小孔外流,由于此方向节节草对地摩擦力     ,节节草便不会被外出的气流带出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