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7.逻辑推理是理化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金属是导体,所以导体一定是金属
B.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氢气,铁排在氢的前面,所以铁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氢气
C.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所以有氧气可燃物一定燃烧
D.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所以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分析 1、容易导电是物体叫导体,各种金属都是导体;
2、根据金属活动顺序判断;
3、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4、物质由分子或原子组成.

解答 解:
A、金属是最重要的导体,但导体不一定是金属,比如人体、铅笔芯、一般的水等.此选项错误;
B、在金属活动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与酸反应放出氢气,金属铁排在氢的前面,所以金属铁与稀盐酸反应能放出氢气.此选项正确;
C、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但只有氧气,如果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可燃物也不能燃烧.此选项错误;
D、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但有的物质由原子组成,例如金属.此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 此题考查了物质结构、金属特点和活动性及燃料燃烧的条件,是一道学科综合题,基础较小,属于基础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一段导体两端电压为12V,导体中的电流是2A,则此导体的电阻为6Ω,要使通过导体的电流为1A,应在导体两端加6V电压,如果导体两端电压降低为0V,导体的电阻为6Ω,通过导体的电流是0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根据欧姆定律I=$\frac{U}{R}$,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小
B.导体两端的电压越高,通过这段导体中的电流就越大
C.导体的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
D.导体两端的电压越高,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斌斌发现当微波炉工作时,家里的电能表转得飞快,这表明微波炉(  )
A.消耗的电能很多B.里面有很多食物C.电功率很大D.工作电流很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某汽车的最低油耗可达0.25kg/(kW•h),最低油耗是指燃烧最少的汽油获得最大有用功的能量(温馨提示:0.25kg/(kW•h)表示获得1kW•h的能量需要消耗0.25kg汽油),已知汽油的热值为4.6×107J/kg.求:
(1)0.25kg的汽油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多少J?
(2)该汽车发动机的效率最高可达多少?(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小明同学帮妈妈将3壶相同的油从一楼搬到三楼.小勇第一趟将一壶油从一楼提到三楼,用时20s;第二趟将两壶油从一楼提到三楼,用时30s.已知每壶油的质量为5kg,小明的质量为45kg,每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00cm2,每层楼的楼高是3m.(g=10N/kg)求:
(1)第一趟小明提起一壶油站在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大?
(2)第一趟小明将油提到三楼时,对油所做的功为多少?
(3)第二趟小明将油提到三楼时,他所做的总功率为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神舟十号”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内为我们上了一节充满奇幻的太空课.如图所示,是她在展示她制作的一个太空水球,根据这张图片上的情景可以判断,这个水球(  )
A.相当于一个凹透镜B.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C.相当于一个平面镜D.所成王亚平的像是虚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如图是杭州消防最新进口的灭火救援“利器”--穿透水枪,消防员对“利器”进行了一项特殊的实验.实验时,消防员手握穿透水枪抵住18毫米厚的钢板,消防员扣动扳机,后方机器高速运作,射出的高压水流瞬间压强达到3.8×107帕斯卡,高压水流在钢板表层产生剧烈摩擦,35秒后,钢板另一侧蹿出一片水雾,接着就是强劲的水柱喷射而出,击穿钢板后的高压水雾通过小孔向钢板后方大面积喷射.
(1)如果高压水流与钢板的接触面积为0.3平方厘米,则高压水流作用在钢板上的瞬间压力有多大?
(2)使用穿透水枪时,消防队员必须身体保持前倾并将肩膀紧紧顶住肩托,否则会有危险,这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击穿钢板后的高压水能继续向前喷出是由于水具有惯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右端固定,左端与木块相连,木块放在上表面水平的小车上,弹簧测力计保持水平,现拉动小车沿水平面向左匀速运动,稳定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当拉动小车向左作加速运动时,小车和木块之间的摩擦力不变(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