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4.小伟“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如图甲所示,A、B是两根大小相同的蜡烛.

(1)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光屏各一个,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还缺少的器材是刻度尺,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选填“前”或“后”)观察,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3)实验中将玻璃板靠近A蜡烛一些,为了使B蜡烛与A蜡烛的像再次重合,B蜡烛应靠近(选填“靠近”或“远离”)A蜡烛,像的大小将不变(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为了研究像和物到镜面距离的关系,应多次改变A蜡烛,重复实验.
(5)小伟看到自己的手表与同桌的相同,于是小伟突发奇想将两块手表替代A、B蜡烛,正立于玻璃板两侧,如图乙所示,此时A手表指针指在9点整,那么B手表的指针应调至3点才能与A手表指针的像完全重合.

分析 (1)本实验要研究平面镜成像时,物体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物与像的大小关系等平面镜成像规律,要用到测量工具.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可以观察到玻璃板的另一侧,便于找到像的位置.
(2)等效替代法是在保证某种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实际的、复杂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转化为等效的、简单的、易于研究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来研究和处理的方法.等效替代法是初中物理中常用的探索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之一.
(3)平面镜成像大小跟物体的大小有关,这是关键.
(4)一次实验不具备代表性,具有很大的偶然性,所以应采取同样的实验方案多做几次,才能保证结论的正确.
(5)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知,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分析.

解答 解:(1)刻度尺可以测量物体的距离,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测量: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
透明的玻璃板,可以观察到玻璃板的另一侧.即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蜡烛B,确定像的位置;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A侧)观察,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
(3)平面镜成像大小跟物体大小有关,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不会变化.
(4)一次实验不具备代表性,所以应改变A蜡烛的位置,重复上面的实验.
(5)由于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故表面上的刻度是左右相反的,因此当此时A手表指针指在9点整,那么B手表的指针应调至3点才能与A手表指针的像完全重合.
故答案为:(1)刻度尺;位置;(2)前;等效替代法;(3)靠近;不变;(4)A蜡烛;(5)3.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并能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正确分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是中考出题的一个热点,本题围绕这个探究过程可能遇到的问题,解决办法,合理的思考和解释来考查同学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关于如图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的实验说明磁场能产生电流
B.乙图的实验所揭示的原理可制成电动机
C.丙图所示装置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D.丁图中麦克风应用了电磁感应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判断物体是否是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物,那么,“太阳从东方升起”是以地球为参照物;“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是以云朵为参照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如图所示,a图的示数为0.28A,b图的示数为1.4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请按下列要求作图:

(1)“坐井观天,所见甚小”.请在图甲中用光路图作出井底之蛙“观天”的最大范围.
(2)如图乙,一束光沿AO方向斜射到平面镜上,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大小.
(3)请在图丙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图中,与左边实物电路对应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某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为2V时,通过该电阻的电流是0.1A.当该电阻两端的电压变为8V时,该电阻的阻值等于20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3.图中,不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A.
来回拉动绳子使铜管内的水变热
B.
水沸腾时蒸汽冲开壶盖
C.
锯木头锯子发烫
D.
两手相互摩擦能发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某同学为探究并亲身感受大气压的威力,进行马德堡半球实验,如图把两个半径为R的带拉绳的硬质空心半球(不计重力)合在一起,抽去里面的空气,左侧拉绳系在墙上,该同学用力拉右侧的绳子,当拉力增加到F时两半球被拉开.现将球半径改为2R,重做实验,则此时拉开两半球的力F1=4 F.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