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4.下列措施中,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
A.发现有人触电后,立即用手把触电人拉开
B.更换灯泡、搬动电器前应先断开电源开关
C.家里的保险丝熔断后,用铜丝或铁丝代替
D.把家用电器的三脚插头中的接地线弄断后插入两孔插座中使用

分析 ①家庭电路的触电事故,都是人们直接或间接接触火线造成的,一旦发生触电事故,应立即断开电源开关,或用绝缘体将电线挑开,使触电者与电源脱离,并进行现场抢救;
②安全用电的原则之一是,不接触低压带电体;
③当家庭电路中发生短路或总功率过大时,会使导线发热而引发事故,故要有能自动切断电路的装置,这就是要安装保险丝的原因,保险丝在电流过大时发热自动熔断,切断电路,从而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
④三孔插座中多出一个专门用于接地的孔,目的是为了让金属外壳与大地相连,因此接入电冰箱、洗衣机、电暖器等家用电器都要使用三孔插座.

解答 解:
A、遇到有人触电时,直接用手将人拉开,人体也会发生触电.此选项不符合要求;
B、更换灯泡、搬动电器时容易碰到金属部分,切断电源可以保证金属部分不带电.此选项符合要求;
C、铜丝或铁丝的电阻小、熔点高,在电流过大时,产生的热量不容易达到熔点,因此不会熔断,起不到保险的作用.此选项不符合要求;
D、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接地时,可避免因电器漏电时外壳带电,三孔插座中多出的一个孔是用来接地线的.此选项不符合要求.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安全用电常识及以及三孔插座的作用,考查范围广,平时需要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关于科学方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速度的定义写出其定义式,采用了等效法
B.研究平面镜成像实验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采用了转换法
C.为观察玻璃瓶的形变,采取观察瓶塞上玻璃管中液面的变化,采用了放大法
D.研究光的传播引入光线,采用了类比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如图所示为两种不同的测量工具,图A中机械秒表的示数是32s;图B中被测物体的长度是1.90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已知R1<R2.下列四种情况中,电压表示数最小的是(  )
A.S1闭合,S2断开,P移到b端B.S1断开,S2闭合,P移到b端
C.S1断开,S2闭合,P移到a端D.S1闭合,S2断开,P移到a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9.某十字路口装有八只红绿灯,每盏灯上均标有“220V”字样.如图,图中仅显示了南向路口的红灯(简称“南红”)和西向路口的绿灯(简称“西绿”),已知它们接在同一电路中,用同一电源供电.以下四个模拟电路设计中,能正确反映两灯实际控制情况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如图所示的电路,当开关S闭合后,两个小灯泡都发光,此时电压表V1、V2的示数分别为6V和2.5V.则有关小灯泡L1、L2两端电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L1两端的电压为2.5VB.L1两端的电压为3.5V
C.L2两端的电压为2.5VD.L1、L2两端的总电压为6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只闭合开关S1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大小是0.2A,要使电流表的示数增大,在不改变电路元件的情况下,可以再闭合开关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是关于安全用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当遇到有人触电时,必须及时用手把人拉开
B.三孔插座中的接地线可以省去,不影响安全
C.新增家用电器时,总电流不能超过电能表和供电线路允许的最大值
D.家庭电路的保险丝熔断后,可用铜线代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把同一个小球分别放入甲乙两只盛有不同液体的杯子里,静止时小球位置如图所示,则小球所受的浮力F和F的关系正确的是(  )
A.F=FB.F<FC.F>F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