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26所示,小明同学通过实验探究“长方体物块浸在水中受到浮力F与物体下表面浸入水中的深度h关系”,将高为0.1m的长方体挂在弹簧测 力计下,将其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记录金属块下表面所处的深度h和相应的物块受到的浮力F,实验数据如下表。

h/10-2m

2

3

4

5

6

7

8

F/N

10.4

9.6

8.8

8.0

7.2

6.4

5.6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物块在完全浸入水中受到的浮力F与物体 下表面浸入水中深度h的关系式为:F = 。(2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古代对电的认识,是从雷电及摩擦起电现象开始的。早在3000多年以前的殷商时期,甲骨文中就有了“雷”、“电”的形声字。西周初期,在青铜器上就已经出现加雨字偏旁的“电”字。《淮南子·坠形训》认为:“阴阳相搏为雷,激扬为电”,明代刘基说得更为明确:“雷者,天气郁激而发也。阳气困于阴,必迫,迫极而迸,迸而声为雷,光为电”。

我国古人还通过仔细观察,准确地记述了雷电对不同物质的作用。《南齐书》中有对雷击的详细记述:“雷震会稽山阴恒山保林寺,刹上四破,电火烧塔下佛面,而窗户不异也”。

在我国,摩擦起电现象的记述颇丰。西晋张华记述了梳子、丝绸摩擦起电引起的放电发声现象:“今人梳头,脱著衣时,有随梳、解结有光者,亦有咤声”。

(1)“雷者,天气郁激而发也。阳气困于阴,必迫,迫极而迸,迸而声为雷,光为电”,后来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光是_____________。

(2)“阴阳相搏为雷,激扬为电”中的“阴”指负电荷,“阳”指正电荷,云层带电是因为云层与空气摩擦使______________发生转移,这种现象叫摩擦起电。

(3)“电火烧塔下佛面”是因为佛面的金属膜属于______________,强大的放电电流通过佛面的金属膜,使金属膜___________;“而窗户不异也”是因为窗户为木制,木头属于绝缘体,所以仍保持原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5所示的电器中,利用电流热效应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14所示,是一种常见的吸盘式挂钩,这种挂钩是在____________的作用下,紧紧“吸附”在墙壁上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16所示,物体A的长度是________cm。(2分)

如图17所示,电能表的示数是 kW·h。(2分)

如图18所示,迅速向下压活塞,会使玻璃管内的空气压缩温度急剧升高,玻璃管内的硝化棉出现燃烧现象,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可以使物体的内能增加。(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实验桌上有如下器材:一个铁架台、一个已经调零的弹簧测力计、一个装有足量水的塑料水桶、一个溢水杯、一个大烧杯、一个带有提梁的小桶、足够多的细线、6个体积不同的金属铝块。请你利用实验桌上的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浸在水中的物体,排开水所受到的重力与物体所受到的浮力相等。即G排水=F”。请你思考这个实验,完成下列问题:(5分)

(1)小芳所探究问题中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个实验中改变自变量的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第一次实验的完整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画出实验数据表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在晴朗干燥的冬日里,如果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会发现头发越梳越蓬松,其主

要原因是:                                                       (    )

A.梳头时,空气进入头发         B.头发和梳子摩擦后,头发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C.梳子对头发有力的作用         D.梳头时,头发的毛囊会收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用下图的装置演示气体扩散现象,其中一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为了有力地证明气体发生扩散,装二氧化氮气体的应是   (选填“A”或“B”)瓶。若实验温度分别为①0℃,②4℃,③20℃,④30℃。则在       温度下(填序号)气体扩散最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4(a)、(b)所示,一辆小车在光滑水平面上驶向一弹簧,小车碰到弹簧后速度逐渐减小,表明力能使物体的            发生改变;同时弹簧会被压缩,表明力能使物体发生            ,图4(b)中小车上的长方体会倾倒,是由于它具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