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2.某辆轿车每行驶100km消耗92号汽油10L,汽油的密度为0.75×103kg/m3,则该车行驶100km耗油的质量7.5kg.汽油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但随着气温的上升,汽油密度会变小,在每升汽油的价格保持不变时,该车行驶100km所消耗汽油的成本将增加.(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分析 (1)知道轿车每行驶100km消耗汽油的体积,根据m=ρV求出该车行驶100km耗油的质量;
(2)随着气温的上升,汽油的体积变大,在质量不变的情况下,根据公式ρ=$\frac{m}{V}$可知密度的变化;该车行驶100km耗油的质量不变,由V=$\frac{m}{ρ}$可知其消耗汽油体积的变化,进一步可知消耗汽油成本的变化.

解答 解:(1)轿车每行驶100km消耗汽油的体积:
V=10L=10dm3=10-2m3
由ρ=$\frac{m}{V}$可得,该车行驶100km耗油的质量:
m=ρV=0.75×103kg/m3×10-2m3=7.5kg;
(2)气温上升,汽油受热体积变大,在质量保持不变时,由ρ=$\frac{m}{V}$可知,密度变小;
该车行驶100km耗油的质量不变,由V=$\frac{m}{ρ}$可知,耗油的体积变大,
则在每升汽油的价格保持不变时,该车行驶100km所消耗汽油的成本将增加.
故答案为:7.5;变小;增加.

点评 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灵活运用和计算,知道该车行驶100km耗油的质量不变是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某实验小组为测定某食用油的密度,进行了以下实验操作:
(1)先测出空烧杯的质量: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至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向左偏转,为了使天平横梁平衡,应向右(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直至天平平衡.利用调好的天平称量空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所示,则空烧杯的质量为m1=152g.
(2)继续完成实验操作步骤时,设计了以下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向量筒内倒入适量的食用油,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为V1.然后将量筒内的食用油全部倒入空烧杯中,称出烧杯和油的总质量为m2,则食用油的密度表达式为ρ=$\frac{{m}_{2}-{m}_{1}}{{V}_{1}}$.(均用字母表示)
【方案二】:向量筒内倒入适量的食用油,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为V2,然后将量筒内食用油的一部分倒入空烧杯中,测出烧杯和油的总质量m3,读出量筒中剩下食用油的体积V3,则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为ρ=$\frac{{m}_{3}-{m}_{1}}{{V}_{2}-{V}_{3}}$.(均用字母表示)
(3)在操作过程正确无误的情况下,两种实验方案中,方案一(选填“方案一”或“方案二”)的误差可能会大一些,用这种方法测出食用油的密度值比真实值偏小(选填“偏大”或“偏小”),引起误差的主要原因是有油粘在量筒内壁上测得的质量比真实值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作图题

3.图中A物体随传送带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作出物体A的受力示意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0.甲、乙两位同学做“探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实验.
(1)甲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所受重力大小,读数时让钩码保持静止状态,此时钩码所受的重力大小和它受到的拉力大小相等.他分别测出一个钩码、两个钩码、三个钩码的重力大小后,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结论: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
(2)乙同学取了质量不同的苹果、小木块、小铁球各一个,并分别测出它们的质量和重力,来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你认为乙同学的做法C.
A.不合理,因为他没有用同种物质的物体做实验
B.不合理,因为他没有使物体的质量成整数倍变化
C.合理,因为他同样可以得到的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D.合理,因为他的操作比甲同学更简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时值四月天,正是赏樱花的好时节.走进无锡鼋头渚的樱花谷,一簇簇盛开的樱花,千姿百态、妩媚动人.淡淡的花香向游人扑面而来,其原因是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一阵风吹过,樱花花瓣漫天飞舞,但最终会落向地面,是因为受到重力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某品牌太阳能汽车如图所示,通过电池板收集太阳能,玻璃采用防太阳辐射的层压玻璃制作而成,车身轻便灵活.
(1)若该车身的材料要求强度高且轻便,则表中最理想的材料是碳纤维.
材料锰钢铝合金钛合金碳纤维
性能(强度)较弱较强
密度(×103kg•m-37.93.04.51.6
(2)车身全部采取(1)中材料制作时,该车车身质量为400kg,则其体积为多少m3
(3)当其正常在图示路面匀速行驶时,不计空气阻力,所受路面阻力为车总重十分之一,已知该车其余部分质量共140kg,现载人质量共计160kg,则当其该路面匀速直线行驶时,动力是多少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4.如图所示,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小聪将废弃的矿泉瓶中装水分别放在海绵和砖块上进行实验.

(1)实验时,是通过观察海绵凹陷程度来比较瓶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
(2)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可以选用次实验B、C(填序号),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一定,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越明显.
(3)分析比较图中C、D、E三次实验,探究的是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可得的结论是:受力面积一定,压力越大,压力作用越明显.
(4)你认为不能(选填“能”或“不能”)通过A、B两次实验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理由是除了控制受力面积相同以外,还应保持两次的压力作用在相同的物体或材料上.
(5)同组的小丽在实验过程中又提出一个问题:在B、C两次实验中,瓶中的水对底部的压力和压强大小相等吗?若在B、C两次实验中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力分别为FB、FC,对瓶底的压强分别为pB、pC,请你分析并比较:FB>FC,pB=pC(选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小周和小孙在学习了凸透镜成像知识后,进一步合作探究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的变化规律.每次实验时,她们先在光具座上固定好发光物体和光屏的位置,然后通过移动凸透镜位置,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表一、表二记录了她们通过实验及运算获得的数据.
表一(焦距12cm)
序号 物屏距离(cm) 物距(cm) 像距(cm) 像距和物距的差值(cm) 
75 15 60 45 
 5219  3314 
 4922  27 5
 4 45 无法得到清晰的像
表二(焦距15cm)
序号 物屏距离(cm) 物距(cm) 像距(cm) 像距和物距的差值(cm) 
 590 19 71 52 
 669 22 47 25 
 761 28 33 
 8 57无法得到清晰的像 
(1)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像距随物距变化的关系可初步得出:同一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
(2)分析比较序号2、5(3、6)中的数据可初步得出:不同凸透镜成实像且物距相同时,凸透镜的焦距越大,像距也越大.
(3)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像距和物距的差值随物屏距离变化的关系可初步得出:同一凸透镜成实像时,物屏距离越小,像距与物距的差值越小.
(4)基于(3)的初步结论,并结合序号4(或8)的现象进行推理,请写出一条合理的推理结论:凸透镜成实像时,物像距离不小于4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的三要素包括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B.大气压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大
C.定滑轮的实质是省力杠杆
D.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多少的物理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