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1.一位司机从停车场内启动汽车时,监控录像机对这辆汽车连两次进行拍照,拍照时间间隔为2s,先后摄的两张照片如图A、B所示,已知汽车车身长为5m,则(  )
A.汽车在2s内的平均速度为5m/sB.汽车在2s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
C.汽车相对停车场是静止的D.汽车相对停车场在向右运动

分析 汽车在启动时,监控录象机对这辆汽车连续两次对其拍照,由上图可以看出第一幅图汽车尾在停车场,第二幅图汽车头在停车场,可以看出汽车在向左运动,汽车运行的路程正好是汽车的车长5m,时间2s,所以利用速度公式计算即可.

解答 解:由上面两幅图可以看出,汽车向左运动,汽车运行的路程正好是汽车的车长5m,所用的时间是2s,
所以汽车行驶速度v=$\frac{S}{t}$=$\frac{5m}{2s}$=2.5m/s.向左运动.
A、汽车在2s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故A错误;
B、汽车在2s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故B正确;
C、汽车相对停车场是运动的,故C错误;
D、汽车相对停车场在向左运动的,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速度的计算,关键是仔细观察图示,弄清汽车的运动状态.从左图可以看出车尾在停车场,右图可以看出车头在停车场,所以车运动的距离正好是车的长度,并且车向左运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小明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一个重为12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所用的拉力为50N,则该滑轮组对物体所做的有用功多大?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多大?如果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500N,则该滑轮组能吊起的最大物体重力是多少?这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多大?(不计绳重和摩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把两只不同的小灯泡串联起来接在电源上,流过每个小灯泡的电流之比1:1.若把两只不同的小灯泡并联起来接在电源上,加在两个小灯泡的两端的电压是之比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蜡烛由远处向凸透镜靠近的过程中,小丽观察并记录了像的变化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
A.像始终变大B.像始终变小C.像先变小后变大D.像先变大后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质量相同的两种物质吸收热量时,比热大的温度变化一定小
B.1J的热量可以使1克水温度升高0.24℃
C.物体的机械能增大时,内能也可能增大
D.一根钢条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我们无法判断其内能增大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给下列物体填上适当的单位:
一个鸡蛋的重力大约是0.5N;一个同学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大约为104Pa;
大理石的密度大约为2.7g/cm3,其含义是体积是1cm3的大理石的质量为2.7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小常同学从课外资料中了解到,庄子曾提出:如果水积得不够多,那么承载船就没有力量.也就是说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多少有关.庄子的说法有道理吗?
(1)小常从实验室找来了烧杯、木块(不吸水)、弹簧测力计等器材,研究浮力大小是否和水的多少有关.

他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块的重力(如图甲).再将木块放入烧杯内的水中,木块处于漂浮状态(如图乙).然后他向烧杯内再加入一些水或从烧杯内倒出一些水(填操作过程),发现木块仍然漂浮.经分析可知,木块两次受到的浮力都为2.5牛.从而得出木块漂浮时浮力大小与水的多少无关.
(2)小常进一步开展了如图丙实验.往两个形状相同的塑料盆A、B中各加入10牛的水,再将B盆放入A盆,B盆漂浮.这时B盆所受浮力:F=GB盆+10N>10N.继续往B盆内加30牛的水,B盆仍漂浮.小常此实验的目的是探究较少的水能否产生较大的浮力.
(3)结合小常的探究活动,你认为面对前人的观点,应采取的做法是AC.
A.普通人的观点可以质疑,科学家的观点也可以质疑
B.只要多数人认同的观点我们就要全盘接受
C.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观察实验等方法去验证观点是否正确
D.到目前为止没有人反对的观点我们就可以放心接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是借助于介质的形式传播的B.声音的传播可以没有介质
C.声音在液体中比在固体中传播的快D.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无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甲、乙两辆汽车功率相同,在相同的时间内匀速通过的路程之比为1:2,则(  )
A.甲、乙做功之比是1:1,牵引力之比是2:1
B.甲、乙做功之比是1:2,牵引力之比是2:1
C.甲、乙做功之比是1:1,牵引力之比是1:2
D.甲、乙做功之比是2:1,牵引力之比是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