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0.空气对浸在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称为大气压强,证明它存在的著名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托里拆利实验测出了它跟760mm高的汞柱产生的压强大小正好相等.

分析 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
马德堡半球实验和托里拆利实验都是与大气压强有关的著名实验,但他们的意义和结果却有着较大的区别,一个重在验证大气压的存在,一个重在测量大气压值,1标准大气压所能支持的水银柱的高便是在托里拆利实验中测出的大气压值.

解答 解: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
马德堡半球实验用两个中间抽成真空而压合在一起的铜半球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利用一根玻璃管测出了大气压所能支持的水银柱的高度是76cm=760mm,这就是后来规定的1个标准大气压的大小.
故答案为:大气压强;马德堡半球实验;760.

点评 作为大气压强部分的两个著名实验,我们要熟知马德堡半球实验和托里拆利实验的内容,并分清它们的侧重点不同,即一个重在验证,一个重在测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0.在探究“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的实验中:
(1)为了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关系,小明设计了甲图装置,在三个烧瓶内各安装一根带有绝缘漆的电阻丝,并插入一支温度计,三个烧瓶中的液体质量相等.该实验通过比较温度计示数变化来判断相同时间内不同电流产生的热量多少.下面的探究实例中,也是采用这种研究方法的是B.
A.用总电阻表示同一段电路中串联的两个电阻
B.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中,用小桌陷入沙坑深浅反映压力作用效果大小.
C.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关系时,让小车们从同一高度释放实验中为了现象明显,烧瓶内液体应选择煤油.(选填“煤油”或“水”)
(2)小明先测量烧瓶内液体的温度后,闭合开关,通电30s再测量烧瓶内液体的温度,得到温度的升高量填入表中;然后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改变电流大小,重复上述操作,获得第二组数据(见表).
实验次数电流/A通电时间/S电阻/Ω温度升高量/℃
10.330201.5
20.630206.0
由此得出:同一导体,在通电时间相等时,电流越大,其产生的热量越多.
(3)若要探究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热量与电阻的关系,可选择乙图中B(填“A”或“B”)烧瓶中的电阻与中图中的烧瓶电阻串联(填“串联”或“并联”).
(4)小明提议利用上述实验装置改做“比较水和煤油比热容的大小”的实验,则他应选择乙图中A(填“A”或“B”)烧瓶与甲图中的烧瓶并联,并将其中一烧瓶中的液体换成相同质量的水,水和煤油吸热的多少是通过加热时间(选填“温度计示数”或“加热时间”)来反映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一物理兴趣小组“探究物体的动能和哪些因素有关”的过程如下.
a.如图甲,让质量不同的钢球分别从同一轨道、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撞击水平轨道左端的物块B,比较物块B滑行距离的远近.
如图乙,让质量相同的钢球分别从同一轨道、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撞击水平轨道左端的物块B,比较物块B滑行距离的远近.
b.分析试验结果,形成结论.
(1)让钢球从斜面滑下的过程中,钢球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2)图甲探究的是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3)如果影响一个物理量的因素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当研究这个物理量与这些因素的关系时,常采取类似本实验的做法,这种实验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c.实验反思.
(4)组内有的同学认为水平面是光滑的更有助于完成本实验,小明不同意这一观点,小明认为如果水平面是光滑的,物块B将一直运动下去,无法比较其滑行距离的远近.小明的理论依据是牛顿第一定律.(填写定律名称)
(5)在图乙中的两次实验操作,第一次物块B被撞的远,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f1;第二次物块B被撞得近,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f2,则f1与f2的大小关系是f1=f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某物体受到水的浮力与它的重力相等,则该物体,在水中静止时(  )
A.一定漂浮在水面上B.一定悬浮在水中
C.一定沉入水底D.可能悬浮在水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如图,飞机的机翼上表面弯曲,下表面较平,飞机起飞前行时,机翼上方空气的流速较大.对机翼的压强较小; 机翼下方空气的流速较小.对机翼的压强较大,从而使机翼上下表面存在压强差,这样就产生了向上的升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1焦耳的功相当于用1牛的力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沿沿力的方向移动1m的距离.1000N•cm=10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的猜想:
①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
②可能跟物体的重力有关;
③可能跟物体的体积有关;
④可能跟物体浸入(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⑤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小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他在弹簧测力计下端挂一个铁块,依次把它缓缓地浸入水中不同位置,在这一实验中:
(1)铁块分别在1-2-3的位置,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是变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在位置3-4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是不变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说明物体受到的浮大小与浸入液体的深度无关.
(2)比较实验的1-5整个过程,分析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的变化规律,可以总结出的结论是物体受到浮力大小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1)如图1所示,在小瓶里装一些带颜色的水,再取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在它上面画上刻度,使玻璃管穿过橡皮塞插入水中,从管子上端吹入少量气体,就制成了一个简易的气压计,小明把气压计从山脚带到山顶的水平地面上,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升高(填“升高”、“不变”或“降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大.(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2)如图2所示用剪刀剪断物体,已知剪断物体需要120N的力,图中L1:L2=2:1,则在手柄处至少应施加60N的力.若要剪断物体更省力,应把被剪物体尽量靠近(选填“靠近”或“远离”)剪刀的转动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0.小明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在水平面上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进行如下操作:
a、如图甲,将毛巾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b、如图乙,取下毛巾,将棉布铺在斜面和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c、如图丙,取下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请针对以上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操作中错误的一次是b(选填“a”、“b”或“c”).
(2)对比两次正确实验操作能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通过的距离越远.
(3)纠正错误后,多次实验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推测:在水平面上滑行的小车,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4)为了得出科学结论,进行三次正确实验,小车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自由下滑,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自由下滑,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到达底端水平面时速度相同.
(5)李华同学通过上面的探究学习,思考了一个问题:当自己荡秋千运动到右侧最高点(速度为零)时,如果在这一瞬间自己受到的力全部消失,自己将会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呢?她做出了以下猜想,你认为图2中准确的是A.(图中的黑点表示李华同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