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3.生活中的“粘”字常与一些物理现象有关,如: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粘”在一起,这是因分子间有吸引力;用头发摩擦过的塑料钢笔杆能将碎纸屑“粘”起,这是因为摩擦过的钢笔杆带了电,能吸引轻小物体.

分析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2)摩擦可以使物体带电,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解答 解:(1)两块表面平整干净的铅块压紧会粘在一起,这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引力作用的结果.
(2)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用头发摩擦过的塑料钢笔杆能将碎纸屑“粘”起,这是因为摩擦过的钢笔杆带了电,能吸引轻小物体.
故答案为:分子间有吸引力;吸引轻小物体.

点评 本题围绕一个“粘”字考查了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和带电体性质的掌握情况,需要结合具体实例进行分析,比较简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小明猜想“物体所受的浮力与物体所处的深度有关”.他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金属柱,把它逐渐放入水中(如图甲).

(1)小明根据测力计的示数,得出结论:金属柱在水中的深度越深,所受的浮力越小;小军用同一金属柱做了另一组实验(如图乙),得出另一个的结论:浸没的金属柱所受的浮力都是6.6N,与深度无关;请你从两位同学的结论中任选一个,判断其是否正确,并说出理由.
答:小明的结论的错误的;理由是金属柱在完全浸没在水中以前,从图中数据可以看出,在水中越深,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来越小,而浮力F=G-F就会越来越大.
(2)如果把这个金属柱直接放在水中如图D所示,根据小明和小军的实验可以推断,此时金属柱所受的浮力大小为3N.
(3)根据上述实验的全部数据,进一步得到金属柱的质量是0.96kg;金属柱的体积为3×10-4m3;金属柱的密度是3.2×103kg/m3.(g=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小明用图示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所用凸透镜焦距为10cm.
(1)点燃蜡烛后,发现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上方(如上图),此时他应将凸透镜向下(选填“上”或“下”)移动,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此时会看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照相机就是应用了此成像规律制成的.
(2)小明仍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线处,将蜡烛移到35cm刻线处,同时将光屏向右(选填“左”或“右”)移动,直到在光屏上再次看到像后,正确测出了像距.此时,小华同学将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了凸透镜的左边,小明要想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将光屏向右(选填“左”或“右”)移动.
(3)邻座的小红用同样的实验器材做该实验,小红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固定好位置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中心都只能看到一个大小不变的圆形光斑,你认为可能出现的原因应该是物距等于焦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后,滑片P从a端移动到b端,电流表示数I与电压表示数U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源电压为2VB.R1的阻值为10Ω
C.R2的最大阻值为10ΩD.R2消耗的最大功率是0.45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微机房的电能表如图所示,从表盘信息可知,微机房接入的用电器的总功率不能超过2200W;下课后王老师去关闭微机房的总电闸时,发现如图所示的电能表转盘在缓慢地转动,他利用手表估测了一下,2分钟转盘转了5转,那么2分钟内用电器消耗了7200J的电能;经检查发现,原来机房内还有20台型号相同的电脑显示器处于待机状态,则一台电脑显示器的待机功率约为3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电路正常工作,过了一会儿,灯L熄灭,两个电表中只有一个电表的有示数,故障出现在电阻R和灯L上,则电阻R不一定(填“一定”或“不一定”)开路,灯L可能(填“可能”或“不可能”)短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做永不停息运动的是(  )
A.破镜不能重圆B.显微镜下微生物到处移动
C.灰尘在空中飞舞D.花香扑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小明自制了一个带有电磁铁的木船模型(如图所示).将它放入水中漂浮,船头指向东.闭合开关S,电磁铁的A端为S极;电磁铁由于受到地磁场的作用,船头会指向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中,操作正确的是(  )
A.
刻度尺的使用
B.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C.
量筒的读数
D.
温度计的读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