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架设两套完全相同的(如图甲所示)加热装置,两套装置的试管中分别装有少量的相等体积的M固体和N固体.它们的加热时间﹣﹣温度曲线如图乙所示(M为实线,N为虚线),在35min内M物质从固体熔化成了液体,N物质始终是固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图乙知,M、N肯定都是晶体

B. 由图乙知,M、N肯定都是非晶体

C. 由图乙知,M肯定是晶体,N肯定是非晶体

D. 这种加热方法一般称为“水浴法”优点是被加热物质受热比较均匀,缺点是加热温度一般不会超过100℃

D 【解析】由图乙可知,曲线有一段代表物质吸热,但温度不再升高,说明此时物质达到了熔点,正在熔化,因此这种物质属于晶体。但在内曲线所代表物质始终是固体,不能由此确定是晶体还是非晶体,故A、B、C均错误。 A选项,将装有物质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是水浴法,采用水浴法,温度变化比较均匀,并且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缺点是加热温度一般不会超过100℃,故D正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安徽省2017年秋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3章探究简单电路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两个小灯泡串联在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6伏,现测得其中一个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6V,通过这个小灯泡的电电流为0.5安,则另一个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______V,通过它的电流为______A。

10 0.5 【解析】因两灯串联,由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可知电流相等,即电路中的电流为0.5A;由串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可知两灯上的电压之和等于总电压即电源电压;故另一灯泡上的电压为: . 故答案为:10,0.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8年九年级物理人教版下册复习第十八章 综合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2017•德阳卷】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 普通家用照明灯的工作电流约为2A

B. 家用手电筒的额定功率约为200W

C. 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约为1.5V

D. 电饭锅加热煮饭时的功率约为100W

C 【解析】试题分析:家用照明灯的功率在60W左右,工作电流约0.3A;故A错误;家用手电筒的额定功率约10W,达不到200W;故B错误;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约为1.5V;符合实际;故C正确;电饭锅加热煮饭时的功率约为1000W以上;故D错误;故应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高邮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填空题

小红是一个小魔术迷.她把一块棉布手帕浸泡在医用酒精中,均匀湿透后取出,用镊子夹住两角在空中展开,用火点燃,当手帕上的火焰熄灭后,手帕却完好无损(如图所示).这是因为手帕上的水和酒精的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吸热,使手帕的温度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且_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棉布的着火点.

汽化 降低 低于 【解析】根据燃烧的条件,点燃手帕上的酒精,酒精燃烧释热,使部分酒精汽化(吸收了燃烧释放的部分热量),并且水蒸发带走部分热量;使手帕达不到着火点,所以手帕完好无损。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1). 汽化 (2). 降低 (3). 低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高邮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若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该凸透镜的焦距 ( )

A. 一定小于L B. 一定等于L

C. 一定大于L D. 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

A 【解析】试题分析:由于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时,即像距为l时,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个光斑可能是焦点之后的,也可能是焦点之前的光斑,所以凸透镜的焦距f≠l;若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说明凸透镜的焦点不在光斑之后,故焦点应在光斑之前,因此f一定小于l.故BCD错误,故A正确. 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苏科版九年级下册物理第17章电磁波和现代通讯单元测试卷 题型:综合题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2016年3月30日,搭载首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的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如图)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成功地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17颗卫星送入工作轨道,标志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区域运行向全球拓展的启动实施.预计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覆盖全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具短报文通信能力,其定位精度10m,测速精度0.2m/s,授时精度10ns.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空间段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5颗静止轨道卫星定点位置为东经58.75°、80°、110.5°、140°、160°,离地面的高度约为3.60×104km;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中有27颗是中轨道卫星,中轨道卫星轨道离地面高度约为2.15×104km.

(1)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________ 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

(2)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空间段由 ________ 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

(3)卫星发射过程可简化为点火加速、离开大气层后关闭发动机自由上升和调整姿态三个阶段.第17颗北斗导航卫星点火发射时,相对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是________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4)第17颗北斗导航卫星加速升空过程中,卫星的动能将________ (选填“增大”或“减小”);卫星的重力势能将________ (选填“增大”或“减小”);卫星的机械能将________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5)若从地面向静止轨道卫星发送电磁波信号,至少需要________  s可返回地面.

地面 5颗静止轨道 静止 增大 增大 增大 0.24 【解析】(1)由短文知道,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端、地面端和用户端三部分组成; (2)根据短文知道,空间端包括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 (3)第17颗北斗导航卫星点火发射时,相对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没有位置的改变,所以第17颗北斗导航卫星相对运载火箭是静止的; (4)第17颗北斗导航卫星加速升空过程中,其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苏科版九年级下册物理第17章电磁波和现代通讯单元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收音机、电视机、手机都是利用 波进行远程信息传递的。

电磁 【解析】试题分析:手机属于移动电话,它既是电磁波发射台也是电磁波接受台,所以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收音机、电视机能接收电磁波信号,它们也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光现象 单元检测题 题型:实验题

小明喝水时,偶然发现透过水面看不见玻璃水杯外侧的手指。他感到很惊奇:玻璃和水都是透明物质,为什么光却不能透过呢?小明决定找出原因。下面是小明的探究过程:

根据光经过的路径,首先想到了这种现象与光的折射有关。为此他根据光从水中射向空气的光路进行了推测,如图所示。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入射角逐渐增大时,折射角也逐渐增大。那么,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值时,会不会……

(1)小明的推测是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为了验证自己的推测,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过程中逐渐增大激光笔射向水面的入射角的角度,当增大到某一角度时,小明观察到______________,证实了自己的推测 。

(3)当光从空气射向水中时,也会出现“看不见”的现象吗?说出你的观点并解释:_______。

折射光线消失 光斑消失 不会,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始终小于入射角 【解析】(1)根据题意可知,小明的推测应是折射光线会消失;(2)由图示可知,折射光线射在光屏上会形成光斑,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时,光屏上的光斑消失了,这说明折射光线消失了,说明小明的推测是正确的;(3)由于光从空气斜入水中时,折射角总是小于向射角,所以当光从空气射向水中时,就不会出现“看不见”的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学年陕西省八年级人教版第一学期阶段综合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图是某物质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AB段表示该物质温度逐渐降低,它的凝固点也在降低

B. BC段表示该物质有一定的凝固点,因此它是晶体

C. BC段温度不随时间改变,说明该物质已经完全凝固

D. 该图像可能是石蜡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B 【解析】试题分析:将图象中的AB段、BC段表示的物理过程与晶体熔化的实际情况联系起来,即可得到答案.A、同种晶体的凝固点是固定的,物质的温度可以改变,但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是不变的.故A错误. B、BC段表示的是物质向外放出热量,但温度不变,此时对应的温度为熔点.这个过程是晶体的凝固过程.故B正确. C、BC段是晶体的凝固过程,有越来越多的液体变成固体.故C错误. D、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