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小华在实验室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如图所示,实验前,在空水槽中喷洒烟雾,打开激光笔,可清晰观察到激光传播的光路.
(1)用烟雾显示光路,利用了光的__________(选填“漫反射”或“镜面反射”)原理;
(2)向塑料盒中逐渐加入掺有少量牛奶的水,会观察到右侧面的亮点A发生移动,保持入射光和水槽不动,当水面_________(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时,发现水下右侧面的亮点会向下移动;若将水槽的右底部慢慢抬起,激光的折射角将__________,反射角将_______.(以上两空均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3)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某液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线与液面成30°角,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83°,则反射角的大小为_________°,折射角的大小为________°。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将铁丝快速弯折十余次,铁丝弯折处的温度会升高,以下四个事例中能量转化与之
相同的是( )
A. 甲、丁 B. 甲、丙 C. 乙、丙 D. 乙、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水平面上两个外形相同、纵截面处处相同的等腰梯形容器,装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两个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用p甲、p乙表示);液体对两个容器底部的压强大小关系是_________(用p甲′、p乙′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在0~10s内,甲同学比乙同学运动的快
B.两同学在距离出发点100m处相遇
C.在10s~20s内,乙同学静止不动
D.在0~10s内,乙同学的速度为10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有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格式是“小时:分:秒”)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_______ 进行测量的。
(2)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__________________(填“大、小”)
(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 vAC=____________ 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将分别载有一根条形磁铁的两辆小车同时释放后,小车向相反方向运动,最后静止.此现象说明的物理知识有:同名磁极相互__________,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的,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状态,磁极间作用力的大小随磁极间距离的增大而_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如图所示的动滑轮提升重物,绳重及摩擦不计,动滑轮的重力G动为10 N,物体被提升的高度是5 m.
(1)如果被提升的物体所受的重力G为40 N,求有用功、总功及机械效率;
(2)如果被提升的物体所受的重力G′为90 N,求有用功、总功及机械效率;
(3)试解释上述两种情况下机械效率不一样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走进气象站,可以看到如图所示的百叶箱,箱内主要的测量仪器有:两支温度计(绝对湿度计和相对湿度计)和两支温度表(测量并记录一天中最高气温的温度计和最低气温的温度计).
(1)百叶箱的表面涂成白色,是为了_____(选填“反射”或“吸收”)太阳光,避免阳光照射时,太阳光中的_____(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对箱内温度的影响,并且要求安装百叶箱时其门朝向_____(选填“北”或“西”)
(2)百叶箱中温度计,是利用液体_____的规律制成的,温度计的刻度均匀,这说明测温物质在测温范围内温度改变相同时,测温物质_____的改变量相同.
(3)测量最低气温的温度计应采用凝固点较_____的液体作为测温物质,测量最高气温的温度计和_____(选填“体温计”或“实验室温度计”)的结构是相似的,这种温度计的好处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下列关于电磁现象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闭合开关,线圈转动,说明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
B.用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金属箔片张开,说明橡胶棒带电
C.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纸屑,纸屑被吸引,说明玻璃棒有磁性
D.给导线通电,导线附近的磁针发生偏转,说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