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小红同学在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时,连接的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1)开关S闭合后,可观察到的灯泡的发光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改动图中一根导线的连接位置,闭合开关S后,使两灯都发光,且电流表都有正常示数。(在需要改动的导线上画“×”,并画出改动后的连线)_________
(3)电路改动后再闭合开关S,小红同学根据电流表A1和A2的示数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伟同学帮助小红同学在电路中又添加了一块电流表,他们利用再次改动后的电路进行实验,得到的实验结论是: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支路电流之和,且支路电流相等。你认为他们的实验应该如何改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灯L2发光而灯L1不发光 见解析所示 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电流大于支路电流 取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实验
【解析】(1)由图中可以知道,导线与L1与电流表A1串联后的部分电路并联,所以L1与电流表A1将被短路, L1不会发光, A1也没有示数;有电流通过L2和A2,所以L2发光, A2有示数.
(2)要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所以应将两灯泡并联,可通过改动导线将L2接入支路中,电路图如下图所示:
(3)由图可以知道, A2测干路上的电流, A1测支路上的电流,根据电流表A1和A2的示数可得:干路上的电流大于支路上的电流,
(4)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支路电流之和,但支路电流不一定相等;小伟和小红的实验结论是:支路电流相等,说明当时他们所用两个小灯泡的规格是相同的,为得出普遍结论,应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进行实验.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1). 灯L2发光而灯L1不发光 (2). 见解析所示 (3). 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电流大于支路电流 (4). 取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实验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甲、乙两辆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小车的s-t图象,由图象可知( ).
A. 7~20 s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 在0~5 s时间内,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大
C. 第10 s时,甲、乙两车速度相同
D. 经过5 s,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两个小球带电荷时而张开一定的角度,甲图所带的电荷量最少,丙图中所带的电荷量最多 试分析两小球所带电荷的性质,比较三图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答案】由于两球相互排斥,所以带同种电荷 比较三图可得出两球带的电量越多时,相互间的作用力就越大
【解析】由于两球相互排斥,所以带同种电荷。比较三图可得出两球带的电量越多时,相互间的作用力就越大。
【题型】简答题
【结束】
18
【题目】王勇有一个标准电压表,它有0~3V和0~15V两个量程 用它测量由两节干电池串联组成的电池组的电压时,接线正确,但他读出的读数是10V,这显然是错误的
(1)请你说出他出现错误的原因
(2)实际电压应是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通常说“铁比木头重”,下面理解错误的是
A. 铁的密度比木材密度大 B. 体积相同的铁块与木块相比,铁块质量大
C. 质量相同的铁块与木块相比,铁块的体积小 D. 铁块质量比木块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南方一古镇小店卖米酒和卖酱油都用竹筒状的容器来量取,但量取相同质量的米酒时所用的器具比量取酱油的要大一点(如图甲所示),其原因是 ;
小明在古镇买了一瓶米酒,回家后,按图乙所示A→B→C的顺序进行了实验,测出了米酒的密度,由图所示数据知米酒的密度为 kg/m3.
按照小明的实验方案测出的米酒密度是偏大还是偏小? .
如何改进他的实验方案可使测出的米酒密度更准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1)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若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指出其中一条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物距为8cm,从光屏的一侧透过凸透镜可以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___像(实/虚); 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制成____________;
(4)某同学为进一步了解“视力矫正”的原理,利用以上装置,在发光体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不同类型的眼镜片,观察到:
①将远视眼镜片放在发光体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使光屏靠近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发光体清晰的像.这说明远视眼镜对光线有____作用,它应该是_____透镜.由此可知,在远视眼得到矫正之前,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___(前方/后方)。
②取下远视镜片,重新调整光屏的位置,使它上面的像再次变得清晰,然后将另一个镜片放在发光体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又变模糊了;再使光屏远离透镜,又可以在光屏上看到发光体清晰的像.这说明戴上这个眼镜可以矫正___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则
⑴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______进行测量的。
⑵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_(填“大”或“小”)
⑶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
SAB=__________cm,tBC=__________s,vAC=__________m/s
⑷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υAC偏__________(填“大”或“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用分度值为1cm的刻度尺测量了一物体长度,共测量了8次,记录的结果如下:5.24dm、5.23dm、5.2dm、5.245dm、5.86dm、5.25dm、5.22dm、5.24dm.则该物体长度是
A. 5.233dm B. 5.31dm C. 5.23dm D. 5.2325d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在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有以下几个步骤,请按照正确的顺序,把下列步骤重新排列:________(只需填写序号)。
a.把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不碰到容器的底和壁
b.选取合适的温度计
c.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
d.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