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5、如图所示,在“研究物体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后撞击木块.
(1)实验中通过观察
木块被小车撞击后运动距离的长短;
可知物体动能的大小.
(2)让小车从不同的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
使小车撞击木块时速度不同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研究
动能与速度的关系

(3)为了研究动能与质量关系应采取的措施是
改变小车的质量,并使其在同一高度下滑.
分析:(1)动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速度有关.小车的动能多少决定了木块运动距离的长短.
(2)小车前后两次质量相同,不同高度,反映了速度不同.由控制变量法可知.是研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
(3)要研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必须控制质量不同,速度相同.
解答:解:(1)小车对木块做功,做功的多少反映物体动能的多少,木块移动距离的长短反映做功的多少.故答:木块被小车撞击后运动距离的长短;
(2)不同的高度,反映了速度不同,让小车从不同的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速度不同,故答:使小车撞击木块时速度不同;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研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
(3)要研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必须控制质量不同,速度相同.因此改变小车的质量,并使其在同一高度下滑.
点评:动能的决定因素有速度和动能两个,要用控制变量法去研究.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9、如图所示,在研究滑轮组时,测得A物体重3N,当拉动甲测力计,使A以0.1m/s的速度匀速向右移动时,甲、乙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0.5N和1.2N.则拉动甲测力计的功率大约是
0.15
W,在匀速拉动4s时间内所做的额外功约为
0.12
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2、如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烛焰像.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f,由此可以判断像距v和物距u所在的范围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烛焰像,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f,由此可以判断像距υ物距μ所在的范围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精英家教网如图所示,在研究滑轮组时,测得A物体重3N,当拉动甲测力计,使A以0.1m/s的速度匀速向右移动时,甲、乙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0.5N和1.2N.则拉动甲测力计的功率大约是
 
W,在匀速拉动4s时间内所做的额外功约为
 
J.在拉动的过程中A物体对地面的压强
 
(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精英家教网如图所示,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需要的器材有火柴、白纸、刻度尺、两支蜡烛和作为平面镜的
 
,点燃蜡烛后,移动另一支蜡烛,使它恰好与蜡烛所成的像在同一位置上.
(1)观察和比较镜中像与蜡烛的大小,可以得出平面镜里所成的像和物体的大小
 

(2)量出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可以得出平面镜里所成的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
 

(3)将两支蜡烛的位置用线连接起来后与镜面所在位置比较,可以得出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