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为了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同学们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装置来进行实验。
(1)该实验是通过观察_____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
(2)图甲是让不同质量的小球沿同一光滑斜面从B处由静止自由释放,然后分别撞击到放在水平面上的同一木块,木块在水平面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时的情景。据此你能得到的结论是_____。
(3)图乙是让质量相同的小球沿同一光滑斜面分别从A、B由静止自由释放,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同一木块相碰到静止后的情景,据此你能得出结论是_____。
(4)实验后,同学们联想到在公交事故中,造成安全隐患的因素有汽车的“超载“与“超速”,进一步想知道,在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中,哪个队动能影响更大,于是利用上述器材进行了实验测定,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 小球的质量m/g | 小球自由滚下的高度h/cm | 木块被撞后运动的距离s/m |
1 | 30 | 10 | 4 |
2 | 30 | 20 | 16 |
3 | 60 | 10 | 8 |
(a)为了探究“超载”隐患时,应选择实验序号为_____的实验进行比较。
(b)分析表格中对应的数据可知;_____对物体的动能影响更大,即当发生交通事故时,由此造成的危害更严重。
【答案】木块被推出距离速度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动能越大质量相同时,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动能越大1、3速度
【解析】
(1)实验中把小球动能的大小转换成观察木块被推动距离远近,木块被推动距离越远,小球对木块做功越多,表明小球的动能越大;
所以实验是通过观察木块被推出距离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
(2)图甲,两小球滚下高度相同,速度相同,两小球的质量不同,探究的是动能与质量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速度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3)图乙两小球的质量相等,滚下的高度不同,探究的是动能与速度的关系;
图乙中两小球的质量相同,滚下的高度越大,到达水平面的速度越大,将木块推得越远,得出的结论是:质量相同时,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4)a、研究超载隐患时,应控制小球下滑的高度相同而质量不同,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应选择1、3次实验进行比较;
b、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当质量增大到二倍时,动能也增大到二倍,而速度增大到二倍时,动能增大到4倍,所以速度对物体的动能影响更大,在同等条件下超速带来的安全隐患更大一些。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相同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小车在三种不同水平面上运动一段距离后分别停留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1)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相同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目的是让小车到达水平面的速度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
(2)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路程越长,木块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________(选填“快”或“慢”)。
(3)进一步推理可以得出: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将做_____运动。
(4)上面的实验中用到研究方法有科学推理法和 ____。其中下列实验用到科学推理法的是:______________
A.用真空罩和闹钟探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B.用U型管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
C.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5)另一组同学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时,发现运动的小车在棉布和木板上都冲出了水平板面,你建议他们怎样改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果在此实验所给器材基础上,添加一个木块,运用这些器材可探究的是_____。
A.物体动能大小与质量是否有关 B.物体动能大小与速度是否有关
C.A、B都可以探究 D.A、B都不可以探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为虎门大桥的示意图,“桥塔为什么要造这么高?”小强对此进行了研究:他将大桥的结构进行简化,抽象成图乙的模型,又画了桥塔高低不同的两幅图丙和丁。
(1)可以看出它用到了_____的相关知识,其中O是_____,_____代表桥重和过往车辆等产生的对桥的作用力。
(2)小强通过比较发现:适当增加桥塔的高度,可_____(填“增大”或“减小”)斜拉索拉力的力臂,从而_____(填“增大”或“减小”)斜拉索的拉力。
(3)假如止你来设计新的斜拉索式大桥,你还能提出什么方法可以减轻钢紫承受拉力?______(说出一种方法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拓展课上,小泉同学模拟某建筑工地上拉动工件的情景,设置了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他用该滑轮组在4秒内将一个重为100牛的物体,沿着水平地面匀速拉动了2米。人的拉力为18牛,物体移动时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物重的0.35倍,不计绳重及机械的摩擦。求:
(1)人的拉力所做的功。
(2)人的拉力做功的功率。
(3)动滑轮受到的重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带阀门的圆柱形容器,底面积是300cm,装有13cm深的水。正方体A边长为12cm,重25N,用细绳悬挂放入水中,有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所示。试求:
(1)A受到的浮力。
(2)当A有的体积露出水面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3)若细绳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14.92N,通过阀门K缓慢放水当绳子刚要破拉断的瞬间,容器中液面下降的高度。(取g=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比较不同液体比热容大小”的实验中,用相同酒精灯对四种液体加热,得到如表所示数据:若四次实验中,在相同时间内,水、甲、乙、丙吸收的热量相等,已知水的比热容为c水=4.2×103J/kg℃,则可得( )
次数 | 液体 | 质量/g | 升高的温度/℃ | 加热时间/min |
1 | 水 | 200 | 10 | 7 |
2 | 甲 | 200 | 20 | 10 |
3 | 乙 | 400 | 20 | 14 |
4 | 丙 | 400 | 15 | 14 |
A. 乙液体的比热容为2.1×103J/kg℃
B. 乙液体的密度大于丙液体的密度
C. 第1次实验中,水吸收的热量一定等于酒精燃烧放出的热量
D. 第3、4次实验中,乙液体吸收的热量比丙液体吸收的热量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用混合法测定固体或液体比热的实验中,即使操作完全正确,但热损失仍然存在。考虑到热量的损失,那么测出的比热数值大小与其真实值相比较,应当
A. 一定大于真实值
B. 一定小于真实值
C. 只要经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就一定完全等于真实值
D. 如果被测物质是放热物质,则测量值一定小于真实值;若是吸热物质,则测量值一定大于真实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