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关于家庭电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家庭电路中的插座与用电器是串联的

B.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应适用三孔插座

C.家庭电路中总电流过大,一定是由于电路中用电器的实际功率过大引起的

D.电炉子工作时,电炉丝热得发红,而连接电炉子的导线并不太热,是因为导线的电

阻比电炉丝的电阻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4?武汉)如图所示,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使A带负电,B不带电,用带有绝缘手柄的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中正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A,A金属箔的张角减小

  B. A中的自由电子通过金属棒流向B,B金属箔的张角增大

  C. A中负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B,B中正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A

  D. 金属棒中瞬间电流的方向从A流向B,B金属箔的张角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图中,两灯泡完全相同,电源由两节干电池提供,开关闭合后测得灯泡两端的电压均为1.5V,正确连接关系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为了探究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室中准备了以

下仪器: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两个相同的烧杯,两支温度计,手表,铁架台,火柴,适量的水和煤油.

(1)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的仪器有  

(2)为了准确地控制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在上述提供的热源中,选  比较合理. 实验中通过  来控制吸收热量的多少.

(3)某小组实验中记录了实验数据(见下表),分析第1、2 次或第3、4次实验数据可看出;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与物质的  有关;分析第1、3 次或第2、4 次实验数据可看出: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与物质的  有关.

物质        次数              质量m/Kg         升高的温度△t/℃             加热的时间t/min

水            第一次           0.1                    10                                    2

               第二次           0.2                    10                                    4

煤油        第三次           0.1                    10                                    1

               第四次           0.2                    10                                    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游客在安徽游览观光的时候欣赏到了如图所示的彩虹,下雨后为了能看到美丽的彩虹,这是光的      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物体具有内能,也可以同时具有机械能

B.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一定多C.内能少的物体也可能将能量传给内能多的物体

D.物体内能增加,不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小刚家安装了一台太阳能热水器,水箱容积是200L,小刚进行了一次观察活动:星期天早上,他用温度计测得自来水的温度为20℃,然后给热水器水箱送满水,中午时“温度传感器”显示水箱中的水温为70℃。请你求解下列问题:
(1)水箱中水的质量;(c=4.2×103J/(kg•℃)、q煤气=4.2×107J/kg)
(2)水吸收的热量;
(3)如果水吸收的这些热量全部通过燃烧煤气提供,求至少需要燃烧多少煤气?
(4)请你简述太阳能热水器的优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质量为2kg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温度升高50℃,水吸收的热量为  J,这是通过  的方法改变了水的内能.若使相同质量的煤油和水升高相同温度,则煤油吸收的热量  水吸收的热量(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煤油的比热容为2.1×103J/(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旋转式变阻器(如图所示)与滑动变阻器相比,外形不同,但原理都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的导体的  来改变其连入电路的电阻.当轴顺时针旋转时其连入电路的电阻  .(选填“变大”或“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