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6.某实验小组的同学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用到如下器材,电源1个,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定值电阻、开关各1个,导线若干,设计的电路如图甲所示.

(1)请根据图甲所示电路图,将图乙所示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允许交叉)
(2)这个实验使用了控制变量法,其中被控制不变的量是电阻R1;滑动变阻器R2除了保护电路外,还有一个主要作用是改变电路中电流,从而改变R1两端的电压.
(3)该小组连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当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时,他们发现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变化相反,已知实验中使用的电源是稳压电源,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则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电压表接到了滑动变阻器的两端.
(4)将电路连接正确后,下面是他们获取的一组实验数据,则实验中他们选用的定值电阻阻值为5Ω.
(5)请你根据表数据在图丙坐标上画出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象
实验次数12345
U/V0.81.21.82.02.2
I/A0.160.240.360.400.44
(6)分析表中的数据或图象,你能得出的探究结论是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7)若该实验小组还利用此电路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时,除了更换定值电阻外,还应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分析 (1)本实验中变阻器、定值电阻、电流表串联,电压表测定值电阻两端电压;
(2)由于电流跟电压和电阻均有关,因此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实验中,应控制导体的电阻大小不变;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有:①是改变用电器两端的电压;②是改变通过用电器的电流;③是保护电路,结合本实验可知此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3)根据欧姆定律,电阻一定的时候,电流和电压成正比,现在题中电流和电压成反比,说明电压表不是测量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测得是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
(4)结合题中表格中的数据计算定值电阻的阻值;
(5)根据表格中的电流和电压值描点作图;
(6)根据表格数据,可以知道在电阻一定时,电压越大,电流越大;
(7)根据控制变量法分析解答.

解答 解:
(1)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中,变阻器、定值电阻、电流表串联,电压表测定值电阻两端电压,根据表格数据可知电表都使用小量程.如图所示:

(2)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被控制的变量是电阻R1
滑动变阻器R1的作用是改变电路中电流大小,从而改变电阻R1两端的电压,达到多次测量的目的;
(3)调节变阻器的滑片时,他们发现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变化相反,因为电源电压稳定,故电压表不是测量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那么电压表所测的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
(4)由I=$\frac{U}{R}$,根据表中第一组数据可得定值电阻的阻值:
R=$\frac{U}{I}$=$\frac{0.8V}{0.16A}$=5Ω;
(5)根据表格中数据描点连线可得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象如下图:

(6)由图象,I与U的图象是正比例图象,即:在电阻一定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7)根据控制变量法,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时,应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变.
故答案为:
(1)见上图;
(2)电阻R1;改变电路中电流,从而改变R1两端的电压;
(3)电压表接到了滑动变阻器的两端;
(4)5;
(5)图象见上;
(6)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7)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点评 本题是对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三者之间的关系实验,考查了电路连接、变阻器作用、图象及其图象分析等,着重考查控制变量法的运用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8.关于物质的密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公式ρ=$\frac{m}{v}$可知,物质的密度跟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
B.平时我们所说的“铁比木头重”,是说铁的密度比木头的密度大
C.不同种类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一般不同,密度也不同
D.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其大小不随温度、形状、状态的变化而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在“测量小灯泡(额定电压 2.5V)额定功率”实验中.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当断开.
(2)小明将实物连接成如图1所示电路,其中有一处连接错误,请你在错误的导线上画“×”并改正.
(3)实验操作中有可能出现下列A、B、C、D四种错误,如果出现:电流表示数较大,电压表示数为0的现象.其错误属于C.
A.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
B.电压表的量程选小了
C.电灯处发生了短路
D.把滑动变阻器下端两接线柱连入电路
(4)排出故障后,继续实验,如图2示数是小灯泡的正常发光时的电流,此时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0.75W;
(5)小华为了得到比较准确的小灯泡额定功率,她用同一套器材同时做了三次实验,测得的数据及计算如下表:
实验序号电流示数/A额定功率/W额定功率的平均值/W
10.340.85 P=$\frac{(0.85+0.80+0.75)}{3}$=0.80
20.320.80
30.302.584
①小华三次测得功率有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电流不同,灯丝电阻会发生变化,所以功率不同.
②小华这样处理数据的方法是否正确?答:正确,可以减小误差.
(6)当器材不全时,还可以进行特殊的电路设计,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图3中所示的电路中,不能测出“2.5V”小灯泡额定功率的是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说法中,最近实际情况的是(  )
A.一个成年人正常步行速度为10m/sB.一支普通铅笔的长度约为0.5m
C.一个鸡蛋受到的重力约为5ND.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测量时为减小误差,常采用是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和采用更加精密的仪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我们家庭中的电视机正常工作的电压为220V,它与家中其它用电器是并联连接的(选填“并联”或“串联”)..教室里的电灯和电风扇的连接方式是并联(选填“串联”或“并联”),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在探究“平而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明在竖立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取一支未点燃的蜡烛B放在成像处,如图1所示.

(1)蜡烛B要与蜡烛A完全相同,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2)实验选用玻璃板而不是平面镜,是为了便于确定像与物的位置.
(3)实验时,他应该在玻璃板前(选填“前”或“后”)观察蜡烛的像,这个像是光的反射(选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
(4)为了使像看起来更清晰,小明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选填“较亮”或“较暗”)
(5)小明在B蜡烛的火焰上放一张纸,纸不会(选填“会”或“不会”)被点燃.
(6)如图2所示,根据该同学在白纸上留下的实验记录,能否得出“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的结论?
答:不能(填“能”或“不能”),理由是实验只做了两次次实验,一次像距和物距基本相等,另一次不相等,不能得出“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的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甲、乙物体发出的声音:甲的响度是60dB,频率为500Hz;乙的响度是40dB,频率为900Hz.则:
(1)乙的音调比较高;
(2)甲的声音能传得较远.你对甲乙两物体发出的声音传播的快慢认识是同时传到,因为声速相同,距离相等,所以传播时间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图甲和图乙中温度计的读数分别为-3℃和36.8℃.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