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5.用同一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情景如图所示.请仔细观察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乙图中橡皮膜底部受到液体压强更大(选填:“甲”或“乙”);
(2)若两烧杯中分别装的是盐水和水,根据实验现象,可以确定A(选填“A”或“B”)杯中装的水.(ρ盐水>ρ

分析 (1)比较压强的大小要通过观察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
(2)盐水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因此在相同深度,盐水中产生的压强大.

解答 解:(1)读图可知h′>h,所以乙图中橡皮膜底部受到液体压强更大;
(2)因为两次实验的深度相同,乙实验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大,压强大,因此可确定B杯中装的是盐水,即A杯装的是水;
故答案为:(1)乙;(2)A.

点评 熟悉压强计的使用是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观察时要注意分辨液体密度、浸入深度、U形管中高度差等相关的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在探究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实验中,连接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将磁铁向下插入螺线管时,观察到灵敏电流表的指针向左偏转,这表明切割磁感线会产生感应电流.在这个过程中以磁铁为参照物,螺线管是向上运动(选填“静止”、“向上运动”或“向下运动”)的.
(2)将磁铁从螺线管中向上拔出,你会观察到灵敏电流表的指针向右偏转(选填“向左偏转”、“向右偏转”或“不偏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一列长为L的队伍在匀速前进,一通讯员从队尾将一封信送给队首的军官并立即返回队尾,通讯员速度大小不变,在整个过程中队伍前进0.75L,则通讯员与队伍的速度比为(  )
A.1:1B.2:1C.3:1D.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如图甲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初始时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P在最右端,合上开关后滑片P向左滑动,电压表读数U与x、电流表读数I与x的关系如图乙、丙所示.

请回答:
(1)仔细观察图乙、丙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可以判断出当x<5cm时,电路中出现了断路(选填“短路”或“断路”),电源电压是1.5V.
(2)定值电阻R2的阻值多大?
(3)①开关闭合,滑片P从x=5cm处向左滑动的过程中,该滑动变阻器滑片P每滑动1cm的阻值变化为多少欧姆?
②若该电路各个器件都完好,则R2的最小功率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在利用如图装置做“验证凸透镜成实像规律”的实验时,陈刚把蜡烛离凸透镜90cm移动到120cm时,发现像几乎在离凸透镜5cm的地方,他判断凸透镜的焦距5cm,理由是当物距很大时,像距非常靠近焦点,接着他把凸透镜放在如图示A位置时,光屏应向M点的左(左/右)侧移动,才能接收到一个清晰的像;若固定光屏的位置于M点不动,要使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他应把蜡烛向A点的右(左/右)侧移动,当蜡烛移动到如图示B点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的像,这时,通过透镜向烛焰同侧观察,能看到烛焰放大的虚像,若把蜡烛放到B点左(左/右)侧,可以使虚像更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如图是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橡皮膜两边压强不同时其形状发生改变.它可以用来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
(1)若要验证“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压强跟深度有关”,对两边液体要有什么要求:在容器两侧倒入深度不同的同种液体;
(2)若容器左右两部分分别注入深度相同的水和酒精,橡皮膜发生形变,由此说明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3)利用该装置还可以测量液体密度.左右两边分别注入盐水和水,两边液面距薄橡皮膜中心的距离分别为10cm和12cm,此时薄橡皮膜恰好变平,则盐水密度为1.2×103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已知电源电压为6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8V.
(1)电路连接好后,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位于最左端(填“左”或“右”)
(2)图甲是小刚所接的实验电路,其中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你在错误的导线上打“×”,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画出正确的接法.

(3)故障排除后,小刚进行了实验,根据测出的数据,画出了小灯泡电流、电压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1.52W;
(4)分析图象还可以发现,小灯泡灯丝的电阻随电流的增大逐渐增大,原因是灯丝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已知水平桌面上 有一圆柱形容器,其底面积为200cm2,内有25cm高的水.如图甲所示,将质量为0.6kg,边长为0.1m的正方体木块A放在圆柱体容器中,静止时,木块A漂浮在水面上;如图乙所示,边长为5cm,密度为5×103kg/m3的正方体金属块B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动滑轮对正方体B施加一竖直向上的拉力F1,当F1为3.25N时,物体B对地面的压强为400Pa.要使木块刚好浸没在水中,可以在木块上放一个合适的钩码施加一个向下的压力,但由于身边没有现成的钩码,可以用如图丙所示的方法施加向下的压力,当木块刚好浸没在水中时,拉力为F2(不计绳重及绳与轮间的摩擦,图乙和丙中的动滑轮为同一滑轮,g取10N/kg).求:

(1)如图甲所示,放入木块A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比放入木块前增加了多少?
(2)图中动滑轮的重力;
(3)如图丙所示,当木块A刚好浸没在水中是,拉力F2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现代汽车除了前、后排座位都有安全带外,还安装有安全气囊系统,这主要是为了减轻下列哪种情况出现时,可能对人造成的伤害(  )
A.汽车速度太快B.汽车转弯
C.汽车前端发生严重撞击D.汽车突然启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