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4.如图所示,有三杯水甲、乙、丙放在室温为30℃的同一房间内,一杯是普通自来水,一杯是刚倒的开水,一杯是刚倒的冰水.请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开水是甲,冰水是丙.

分析 物质直接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小水珠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变成的;水珠出现在温度高的一侧.

解答 解:
甲图中烧杯内壁上有水珠,是热水里冒出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烧杯壁液化而成的,说明甲是一杯是刚倒的开水;
乙图中没有任何变化,说明水温与室温相同,所以乙是一杯是普通自来水;
丙图中烧杯外壁上有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烧杯壁液化形成的,说明丙是一杯是刚倒的冰水.
故答案为:甲;丙.

点评 考查了学生对生活中的液化现象的了解与掌握,弄清水蒸气在哪里?在哪里遇冷是关键,属于易错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2.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个物体,先把甲放在一杯冷水中,热平衡后水温升高了△t°C,把甲取出后再立即把乙放入这杯水中,热平衡后水温又升高了△t°C,若忽略热损失,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的比热比乙的比热小
B.甲放出的热量比乙放出的热量多
C.甲的温度变化量比乙的温度变化量小
D.甲的末温比乙的末温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小红同学将相同的两只小灯泡L1和L2串联在电路中,如图所示,接通开关后发现灯泡L1、L2都不亮;当她用另一个相同规格的完好灯泡L3并接在L1两端时,发现三灯都不亮;当把L3并接在L2两端时,发现只有灯L3亮了.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分析,你认为合理的是(  )
A.灯泡L1、L2都发生了断路B.灯泡L1、L2都发生了短路
C.灯泡L1断路,灯泡L2短路D.灯泡L1短路,灯泡L2断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把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并使其竖直放置(选填“竖直”或“倾斜”).在玻璃板后面挡一张黑纸,在放置蜡烛灯的一侧还能(选填“能”或“不能”)看见玻璃板内点亮的蜡烛灯,这个现象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如图所示,小东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按图测的直径,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测得苹果的果直径为6.15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太阳光通过红色的玻璃照在绿纸上,在绿纸上的光斑呈(  )
A.绿色B.红色C.白色D.黑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头发会随梳子飘起来,这是因为梳子和头发带异种(选填“同”或“异”)种电荷的缘故,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电阻R1和R2上分别标有“6Ω,0.5A”和“8Ω,0.25A”,现将R1和R2并联起来接入电路中,且保证两个电阻都不被烧坏,并联电路两端的最大电压为2 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4.在探究“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实验中:
(1)为了探究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关系,小明设计了甲图装置,在烧瓶内安装一根电阻丝,并插入一支温度计,通过比较烧瓶内液体的温度变化,来判断相同时间内不同电流产生的热量多少.这种研究方法叫转换法.若他想让烧瓶内液体在短时间内温度变化更明显,应选用煤油(选填“煤油”或“水”),理由是煤油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小,相等的质量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上升明显.
下面的探究实例中,也是采用这种研究方法的是C.
A.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B.用总电阻表示同一段电路中串联的两个电阻
C.在探究影响动能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小车动能的大小通过木块移动的距离来比较.
(2)小明先测量烧瓶内液体的温度后,闭合开关,通电30s再测量烧瓶内液体的温度,得到温度的升高量填入表中;然后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改变电流大小,重复上述操作,获得第二组数据(如表).
实验次数电流/A通电时间/s电阻/Ω温度升高量/°C
10.330101.5
20.630106.0
由此得出:同一导体,在通电时间相等时,电流越大,其产生的热量越多.
(3)若要探究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热量与电阻的关系,应保持电流和通电时间相等,同时选择乙图中B(选填“A”或“B”)烧瓶与甲图中的烧瓶串联(选填“串联”或“并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