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6.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一种是正电荷,另一种是负电荷.当甲、乙两个通草球出现如图所示情形时,若甲带正电,则乙带负电或不带电.

分析 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

解答 解: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图中所示甲乙两个小球互相吸引,若甲带正电,则乙带负电或不带电.
故答案为:负;负;不带电.

点评 本题考查电荷的种类及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属于基础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在“测酸奶密度”的实验中,
(1)小明的实验方案:用天平和量筒测密度.
托盘天平称量空烧杯的质量.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取下两侧的橡胶垫圈,指针就开始摆动.稳定后,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位置如图1所示.

请实验操作的角度,详细叙述接下来的调节过程: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直到横梁水平平衡.
(2)他用已调节好的天平测得空烧杯的质量m0为37.4g;接着把酸奶倒入烧杯中,测得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m1,如图2所示m1=81.4g;然后把烧杯中的酸奶倒入量筒中,如图3所示,V=40cm3;则酸奶的密度ρ=1.1g/cm3
(3)在交流讨论中,小雨同学认为小明测得的酸奶密度值偏大.其原因是酸奶从烧杯倒入量筒时不能完全倒干净,造成所测体积偏小.
(4)小雨的实验方案:巧妙地利用天平、小玻璃瓶(有盖)和水(密度记为ρ)测酸奶密度.请你简要写出小雨的实验过程中遗漏部分和酸奶密度的计算表达式(用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①测出空玻璃瓶的质量m;
②测出玻璃瓶装满酸奶后的总质量m1
③倒出瓶中的酸奶,将玻璃瓶清洗干净后,并将瓶的外部擦干,装满酸奶,测出m2
根据所测得的数据,可知酸奶密度的表达式为:ρ酸奶=$\frac{{m}_{2}-m}{{m}_{1}-m}$•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小科同学利用如图电路,探究“影响导体电阻的大小的因素”,图中甲、乙、丙都是镍铬合金丝,其中甲、乙长度相同,乙、丙粗细相同.回答以下问题:
(1)小科提出的猜想是“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粗细有关”,则他应选用甲、乙电阻丝进行实验.
(2)小科在实验中根据电流表的示数判断接入M、M两点间电阻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按照题目要求作图:

(1)如图甲所示,将一个小球放在竖直放置的弹簧上,用手向下压小球,松手后,小球在弹簧弹力作用下向上加速运动,不考虑空气阻力,请画出此时小球的受力示意图.
(2)在图乙所示电路的○里填上适当的电表符号,使两灯L1、L2并联.
(3)自行车的尾部安装一种塑料制成的反光镜,夜间骑车时,在车灯照射下,能把光线按原来方向返回.反光镜结构如图丙所示,两平面镜相互垂直,当一条光线AB入射到其中一平面镜,作出所有反射光线的光路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有关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才可能产生摩擦力
B.只要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则这两个物体间一定存在摩擦力
C.摩擦力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D.摩擦力总是有害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如图所示,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试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在旁边的轻质小球,小球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验中小球的作用是(  )
A.使音叉振动的时间延长B.使音叉振动尽快停下来
C.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D.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如图的“s-t”图象,记录了物体在一段平直轨道上的信息.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0-t1,物体在运动,作匀速直线运动
B.0-t1,物体在运动,速度不断地增大
C.t1-t2,物体在运动,作匀速直线运动
D.t1-t2,物体在运动,速度不断地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如图是电与磁中很重要的两个实验,其中甲图是研究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装置;乙图是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某同学在用电压表测量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两端电压时,分别按图甲、乙两电路图连接.
(1)按图甲连接,电压表在a处时,闭合开关S后,电压表读数为2.5V,则电压表在b处时的读数应为2.5V,其原因是并联电路各支路电压相等.
(2)按图乙连接时,闭合开关S后,单刀双掷开关接通1和3时,电压表读数为4.5V,接通1和2时,电压表示数为2.2V,则L2两端电压为2.3V,其依据是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串联部分电压之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