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5.将质量为4kg,初温为120℃的铁块降温至20℃,铁块放出的热量是多少?【c=0.46×103J/(kg•℃)】,这些热量可使质量为5kg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40℃,求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分析 (1)知道铁块的质量、初温和末温、比热容,利用放热公式Q=cm(t0-t)求铁块放出的热量;
(2)由题知,Q=Q,再利用Q=cm△t求某种物质的比热容.

解答 解:
(1)铁块放出的热量:
Q=cm(t0-t)=0.46×103J/(kg•℃)×4kg×(120℃-20℃)=1.84×105J.
(2)由题知,Q=Q=1.84×105J,
由Q=cm△t得某种物质的比热容:
c′=$\frac{{Q}_{吸}}{m′△t}$=$\frac{1.84×1{0}^{5}J}{5kg×40℃}$=0.92×103J/(kg•℃).
答:铁块放出的热量是1.84×105J;另一种物质的比热容为0.92×103J/(kg•℃).

点评 本题考查了放热公式Q=cm△t=cm(t0-t)和吸热公式的Q=cm△t的应用,计算时注意温度升高了与升高到的区别.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5.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来研究凸透镜成像

(1)如图1所示,当凸透镜位于光具座上A处时,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成的是倒立(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若将烛焰遮去一半,光屏上的像与原来相比仍完整(选填:“原来一半”或“仍完整”).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烛焰的像将位于光屏中心的上方(选填:“上”、“下”、“左”或“右”);
(2)在保持(2)中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将凸透镜向右移到B处(图中未标出).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成的是缩小(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
(3)在上述探究括动中,若已知蜡烛与光屏间的距离为L0,与凸透镜第一次所在位置A间的距离为L,如图2所示.则该透镜焦距f< (选填:“>”、“<”或“=”).透镜先后两次所在位置A、B之间的距离s=L0-2L(用L0、L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如图所示,两个形状相同,但粗细不同(乙能够放入甲中),两端开口下面扎着橡皮膜的圆筒,筒中装有相同体积的水.
(1)从图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乙橡皮膜向下凸得更厉害;
(2)这个现象表明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声源发声时它们一定在振动,声音的传播还需要介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请读出图中的示数:

(a)汽车的行驶速度是80km/h,
(b)秒表的读数为337.5s.
(c)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所测物体的长度是2.50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填写下列数据的单位,使其符合实际情况:
(1)一个中学生的质量大约是50kg.
(2)空气的密度是1.29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从物理学角度看,诗中“钟声”是由于钟的振动而产生的,通过空气传到人耳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们可以利用超声 来探测海底的深度,因此我们也可以利用超声来测量地月之间的距离
B.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
C.人耳无法直接听到次声,所以无论次声有多强都不会对人们造成任何影响
D.物体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5.司机朝着山崖以20m/s的速度行驶,看到前方有丁字形路口,便鸣笛一声以示警告将要上路的行人或车辆(车速保持不变),鸣笛后经对面山崖的反射4s后便听到了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是340m/s,求:
(1)4S内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
(2)鸣笛时车离山崖有多远?
(3)听到回声时车离山崖有多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