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所示,为用稳定的加热设备给某一物体持续均匀地加热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根据图可知 (  )
分析:(1)通过图象判断晶体与非晶体关键看这种物质是否有一定的熔点.
(2)因为是用稳定的加热设备持续均匀地加热,故只要看升高相同的温度的情况下,哪段用的时间比较长,就说明哪段吸收的热量比较多.
解答:解:(1)读图可知,该物质的熔化图象有一段呈水平,说明有一定的熔点,属于晶体;
(2)由图象可知,AB段从20℃升高到60℃,升高了40℃,故AB段可取温度从40℃升高到60℃,此时温度升高20℃用的时间为1分钟;CD段温度从60℃升高到80℃,此时温度升高20℃用的时间为4分钟,所以升高相同的温度CD段吸收的热量更多.故C错误,D正确.
故选AD.
点评:本题是考查学生从图象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而且本题考查的知识是课堂上没有学习过的,所以对学生的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8、如图所示,先用绳子把一个铁锁悬挂起来,然后把铁锁拿近自己的鼻子,稳定后松手,头不动,铁锁向前摆去又摆回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7、如图所示,为家用电能表的示意图,根据表盘上的参数可知,这个电能表稳定精确工作时接入用电器的最大功率是
2200
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所示,为了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小明同学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再把光屏放在它的另一侧,改变凸透镜与
光屏
光屏
的距离(选填“光源”或“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以测出凸透镜的焦距为
10.00
10.00
cm.

(2)在实验时,小明用该凸透镜观察小红的眼睛,看到小红的眼睛如右图所示,要看到如图A的情形,物距应该满足的条件是
B
B
,要看到如图B的情形,物距应该满足的条件是
A
A

A、小于10cm     B、大于10cm且小于20cm
C、等于20cm     D、大于20cm
(3)小明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安装在光具座上如右图所示,要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蜡烛向
(填“上”或“下”)调整.
(4)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
向上
向上
(选填“向上”、“向下”或“不”)移动.
(5)小华用9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方格板上替代蜡烛作为光源,又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成光屏,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同学们对小华使用的实验装置进行如下评价,其中错误的是
D
D

A、与烛焰相比,实验使用的光源不会晃动,光屏上所成的像比较稳定
B、光源镶嵌在白色方格板上,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光屏,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C、零刻度线刻在光具座标尺的中央,可直接测出物距和像距
D、若凸透镜的焦距未知,则利用此实验装置不能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小雁告诉同学:被踩瘪乒乓球(但没有破)放在热水里烫一会,被踩瘪的地方重新鼓起来了.这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难道空气的体积会随温度变化吗?
于是他们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把一根玻璃管穿过软木塞插进烧瓶里,在玻管里装入一段带色的小水柱,如图所示.然后用手握着烧瓶,使烧瓶里的空气变热,发现玻璃管里的小水柱向上移动.手离开后,烧瓶里的空气温度降低,这时小水柱向下移动.
(1)根据上述实验现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空气受热体积膨胀,遇冷体积收缩
空气受热体积膨胀,遇冷体积收缩

(2)夏天,将此装置从室外移到开着空调的室内,此时小水柱向
移动.(填“上”或“下”).
(3)若放到冰水混合物中,小水柱稳定后所处的位置刻度应标为
0
0
℃.
(4).炎热夏天,在烈日照射下,自行车车胎内空气温度
升高
升高
,空气的体积
增大
增大
,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就会将车胎胀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