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通过如图所示的探究,我们对太阳光有了更多的了解:

(1)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如图甲所示,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只有用色光屏(选填“白”或“黑”),我们才能看到七彩光带.
(2)根据甲图光的偏折能力强一些,若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入射,如图乙所示,则光对凸透镜的焦距大.

【答案】
(1)白
(2)紫;红
【解析】(1)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复色光,太阳光为白光,通过三棱镜后,由于不同的色光折射情况不同,依次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这种现象叫色散。白色物体反射所有颜色的光,黑色吸收所有颜色的光。所以,只有用白色光屏,我们才能看到七彩光带.(2)根据甲图可知,紫光在最下方,偏折能力强一些,若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入射,由于紫光的偏折能力强,红光的偏折能力弱,则红光对凸透镜的焦距大.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光的折射规律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光的折射定律:光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线从空气中折射入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线从介质中折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才能正确解答此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1)小斌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焦距约是___cm.

(2)小斌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如图所示,若要使烛焰在光屏中心成像,只调节光屏,应将光屏向____调节(选填:“上”或“下”).

(3)若将烛焰移至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屏上得到倒立、清晰的实像,___(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就是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4)若将蜡烛远离透镜,光屏应___(选填:“靠近”、“远离”或“不移动”),屏上才可以出现清晰的像。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到光屏上的像,是因为发生了__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5)小莉同学将自己的近视眼镜镜片放在了蜡烛与凸透镜(靠近凸透镜)之间,移动透镜和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像。将近视眼镜镜片取下,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为了使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蜡烛和凸透镜位置的前提下,应将光屏向___移动(选填“左”或“右”).

(6)若已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用遮光布遮住凸透镜的下小半部分,则所成的烛焰的像为______________(选填“不完整的像”、“亮度相同的完整像”或“亮度稍暗的完整的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
A.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50dB
B.一头大象的质量约为6.0×102kg
C.使人感到舒适的温度是37℃
D.“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为2.5nm的固体颗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家庭电路用电器漏电时,通过火线与零线的电流不相等,漏电保护器中检测装置(在图中虚线框内,未画出)检测到这一差异后,便切断电源,起到保护作用。漏电保护器中另有试验电路,由开关S与电阻R组成,如图,电路正常时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 V。当开关S_______ (断开/闭合)时就能模拟用电器漏电,此时通过A、B两处的电流IA_______ (>/=<)I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聪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A、B两种液体吸热升温的快慢。

(1)要完成该实验,除了图示所需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

(2)A、B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是通过________反映。

(3)图乙是小聪根据实验记录数据画出的A、B液体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分析液体________(A/B)吸热升温快,理由是________

(4)小华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将液体A、B单独用酒精灯加热,比较液体吸热升温的快慢。小华和小聪讨论后发现,小聪的方案比小华有明显的优点,优点是:________(写两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半导体材料在现代化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请你举出一个内部电路中用到半导体材料的电器:________;超导材料的主要性能是________,如果用超导材料制成输电线,就可以大大降低输电过程中的电能损耗,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将一块玻璃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进行实验,如图1所示.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选填“明亮”或“黑暗”)环境中进行;
(2)小明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他应该在玻璃板(选填 “前”或“后”)观察,调整玻璃板后的蜡烛B的位置,直到看上去B和A的像 , 此时蜡烛B的位置即为蜡烛A的像所在的位置,像与物大小相同;同刻度尺和笔将A、B所在的位置连接起来,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 , 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3)如果在蜡烛B的位置上放一光屏,无论怎样,在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4)小明了解到平面镜是在平板玻璃的背面均匀地镀上了一层金属膜制成的(如图2甲).他有一个疑问:物体是通过镜子的前面成像还是背面成像?于是他将一支铅笔的笔尖贴在镜子上,如图2乙所示,眼睛从侧面观察,若发现 , 则说明物体是通过镜子背面成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小明和同学利用桌上两个玻璃凸透镜(A、B)实验,A、B两凸透镜的焦距分别为10cm和20cm:
(1)小明将其中一块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上,当凸透镜及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由图可知他选择的凸透镜为(选填“A”或“B”) ;
(2)实验前,要调整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 , 你认为下面几种调整方法中最方便合理的是
a.眼睛平视,视线与光具座平行,利用“三点一线”把“三心”调整到同一高度
b.用刻度尺一个一个的测量,可以很准确地控制“三心”在同一高度
c.把蜡烛、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移到一起,调整“三心”在同一高度,然后再分开
(3)随着实验的进行,蜡烛越烧越短,将会发现光屏上的像向(选填“上”或“下”)移动;
(4)为了探究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小明和同学课后利用透明橡皮膜、注射器、乳胶管、止水夹等器材制成凹、凸形状可改变的液体透镜.当蜡烛、光屏和液体透镜如图放置,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像,此烛焰像应是(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用注射器向橡皮膜注水,改变液体透镜的凸起程度,发现光屏上的烛焰像模糊了,若把蜡烛逐渐靠近凸透镜时,光屏上的像又清晰了,说明液体透镜注水后,成的像将(选填“靠近”、“远离”)凸透镜,此实验说明了(选填“近视”或“远视”)眼的成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次物理兴趣小组的活动中,某小组同学准备用弹簧测力计、烧杯、水、吸盘、滑轮、细线来测量木块(不吸水)的密度。

(1)在一定的范围内拉伸弹簧时,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________

(2)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块在空气中的重力为_______

(3)将滑轮的轴固定在吸盘的挂钩上,如图乙所示。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将木块放入水中后,用弹簧测力计将木块全部拉入水中,如图丙所示,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0.4N。

(4)如果不计摩擦和绳重,图丙所示的木块受到的浮力为______。木块的密度为________

(5)如果将烧杯中的水换成另一种液体,用弹簧测力计将该木块全部拉入该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0.2N,该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