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6.在某次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所使用的凸透镜焦距是15cm.
(1)实验前要调整烛焰的焰心、光屏的中心位于同一高度,目的是使得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2)如图所示,当把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位置,蜡烛固定在15cm刻度线位置时,光屏应在Ⅱ(选填“Ⅰ”、“Ⅱ”或“Ⅲ”)区域内左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缩小(选填“放大”或“缩小”)倒立的实像,照相机(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3)如果保持光屏的位置不变,把蜡烛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时,要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该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放置一个焦距适当的凹透镜(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才能实现.近视眼(选填“近视”或“远视”)眼就是利用这种透镜矫正的.

分析 (1)为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使蜡烛的火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处;
(2)根据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处于1倍和2倍焦距之间的特点进行分析.
(3)若物距增大,则像距会减小,此时为使像距不变,则需用凹透镜进行发散,使像成在原来的光屏上,近视镜就是凹透镜;

解答 解:(1)实验前要调整烛焰的焰心、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
(2)凸透镜焦距是15cm,当把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位置,蜡烛固定在15cm刻度线位置时,物距为50cm-15cm=35cm,大于2倍焦距,所以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在1倍和2倍焦距之间,照相机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3)把蜡烛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靠近凸透镜,为使像能成在光屏上,应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块适当的凹透镜对光线进行发散,像才能成在光屏上,近视眼就是用凹透镜进行矫正的.
故答案为:(1)同一高度;使得像成在光屏的中央;(2)Ⅱ;缩小;照相机;(3)凹透镜;近视眼.

点评 此题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考查了焦距的概念及近视眼的矫正,掌握成像特点与物距、像距之间的关系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叉车用力托起货物,叉车对货物做了功
B.人匀速推小车水平运动一段距离,推力对小车做了功
C.人用了很大力气搬石头却没有搬动,人对石头没有做功
D.足球离开脚之后在球场上继续滚动,在这一过程中脚对足球做了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1所示电路图测量电阻器的电阻值.
(1)按照电路原理图连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示数较大,电路连接出现的故障可能是B
A.电阻R断路 B、电阻R短路 C、滑动变阻器断路 D、滑动变阻器短路
(2)排除故障,前五次测量数据记录如表格所示,其中有一组数据记录有错,应该是第4组.
次数123456
U/V0.40.81.21.62.0
I/A0.080.150.240.380.40
(3)第六次的测量数据如甲、乙两图所示,这次测量的电阻值应为5Ω;
(4)除了利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外,该实验小组还采用了图象法处理数据,他们排除了错误数据后,建立了电流(I)--电压(U)坐标系(如图3),请替该小组完成该图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如图所示为小明同学伏安法测量电阻阻值的一份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试验目的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电阻Rx的阻值
实验原理
及电路图
R=$\frac{U}{I}$        
实验步骤(1)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把滑动变阻器调到阻值最大的位置;
(2)闭全开关S,读出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
(3)根据测量的电压、电流值算出Rx的阻值
实验记录
电压U/V电流I/A电阻R/Ω
2.80.4 
实验讨论
(1)实验过程中,开关闭合前,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移至右端.(选填“左端”或“右端”)
(2)电路图中甲是电流表,乙是电压表.
(3)你认为实验步骤存在的主要缺陷是:未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4)假如该同学实验时,刚一“试触”,就发现电流表的指针迅速摆动到最大刻度,其原因可能是:电流表量程选小了或电源电压太高,还有可能是电路发生了短路.
(5)若电压表的电阻不是很大,则电阻值的测量结果将偏小(选填“偏大”、“准确”或“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中国在海军装备现代化的进程中,已拥有世界最先进的核潜艇.如图所示为某种型号的导弹型核潜艇,该艇水上排水量为16800吨,水下排水量为18800吨.艇长170.7m、艇宽12.8m.下潜深度可达200m.
(1)它在水下航行时所受浮力是多少?
(2)它在水面航行时露出水面的体积是多少?(海水密度近似取作ρ=1.0×103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1.下表为一台电烤箱的铭牌,其内部简化电路如图所示,R1和R2均为电热丝.
××牌电烤箱
额定电压220V
额定
功率
高温挡1100W
低温挡440W
求:
(1)电烤箱在S1与S2均闭合时处于什么档位?
(2)电路中R1的阻值;
(3)电烤箱在低温挡正常工作时,电路中的电流和R2消耗的电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8.小明利用如下器材测量绿豆的密度:托盘天平(无砝码)、量筒、两只完全相同的烧杯、一堆绿豆、足量的水,实验步骤如下:

①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如图甲的位置,他应该将平衡螺母向右移动.
②将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放在天平的两个托盘上,将适量的绿豆放入左边烧杯中,往右边烧杯中加水直至天平再次平衡,如图乙.
③将烧杯中的水倒入量筒中,读得水的体积为42ml,量筒中水的质量为42g,即为绿豆的质量.
④再把绿豆全部倒入量筒中,读得绿豆和水总体积为62ml,绿豆体积为20 ml.(1)计算绿豆的密度是2.1×103kg/m3
(2)这种方法测量绿豆的密度比真实密度相比偏小,理由是烧杯中有水残留,使绿豆质量偏小.
(3)小明突然想到另外一种方法,他把适量的绿豆放在已经调好的天平的左盘,只通过向右移动游码的方式使天平平衡,游码的示数如图丙,则绿豆的质量为4g,然后在量筒中装适量水记下体积V1,再将绿豆倒入水中记下总体积V2,即可计算绿豆的密度,请指出这种测量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绿豆体积太小量筒读数误差太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5.用焦距10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
(1)为了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环境应该在较暗(选填“较亮”或“较暗”)一些,此实验过程中蜡烛燃烧后逐渐变短,则光屏上烛焰的像也将逐渐向上移动.
(2)记录实验数据如表,
实验序号物距u/cm像距ν/cm像的性质
13015
22020倒立、等大的实像
31530
46正立、放大的虚像
请将表中所缺的像的性质补充完整,并根据实验序号1的成像规律,写出在生活中的一个应用照相机.
(3)若已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用遮光布遮住凸透镜的下小半部分,则所成的烛焰的像为亮度稍暗的完整像(填“不完整的像”、“亮度相同的完整像”或“亮度稍暗的完整像”).
(4)晓红在早上9:00利用太阳光进行观察凸透镜焦点的活动,她将凸透镜与水平地面平行放置,调节凸透镜到地面的距离,直至地面上出现一个最小的亮点,她认为此点就是凸透镜的焦点.你认为她这种活动过程存在的问题是:早晨的太阳光斜的,没有正对凸透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匀速直线运动 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是指物体沿着直线做速度不变的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