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8.(1)为了测定木块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两个实验小组分别设计了甲、乙两种实验方案,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中不计弹簧测力计的重力.

甲方案:在水平实验桌面上将木板用线拉住,通过弹簧测力计沿木板方向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在木板上面滑动.
乙方案:将木板放在水平实验桌面上,用线通过弹簧测力计水平地拉住木块,沿木板方向水平拉木板,使木板在木块下面滑动.
从实验误差方面考虑,应选择乙方案.简述你选择该方案的理由(至少两条)一、不必匀速拉动木板;二、木块静止便于弹簧测力计读数
(2)小明同学为了测量牛奶的密度,用天平、玻璃杯、量筒等器材,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A.用天平测出玻璃杯的质量m1
B.将适量的牛奶倒入玻璃杯中;
C.用天平测出玻璃杯和牛奶的总质量m2
D.将玻璃杯中的牛奶倒入量筒中,测出牛奶的体积V;
E.计算牛奶的密度.
你认为用这种方法测量牛奶的密度与真实值相比偏大(填偏大或偏小),引起误差主要原因是玻璃杯中的牛奶无法全部倒入量筒中体积偏小导致密度偏大.

分析 (1)甲方案:对摩擦力的测量是采用“间接法”进行的,只有当弹簧秤拉动木块匀速运动时,拉力才与摩擦力成为一对平衡力,它们大小相等;
乙方案:拉动木板时,木块受到向左的摩擦力,由于木块相对地面静止,则摩擦力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2)先测空玻璃杯质量,将液体倒入玻璃杯测出牛奶和玻璃杯总质量,再将牛奶倒入量筒测体积,这种做法因玻璃杯壁粘液体,测出的体积偏小,算出的密度偏大.

解答 解:
(1)从实验误差方面来看:应选择乙方案,因为在甲方案中,要保持木块的匀速运动中读数,不容易读得准确.乙方案中,弹簧测力计是静止的,读数容易读得准确;
(2)因玻璃杯壁粘牛奶,在将牛奶倒入量筒中时,不能全部倒入,致使测得体积偏小,根据公式ρ=$\frac{m}{V}$可知,质量不变,体积变小,计算出的牛奶密度偏大.
故答案为:(1)乙;一、不必匀速拉动木板;二、木块静止便于弹簧测力计读数;
(2)偏大;玻璃杯中的牛奶无法全部倒入量筒中体积偏小导致密度偏大.

点评 (1)本考查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在乙方案中,要明确研究对象是静止的木块,而不是长木板,无论长木板如何运动,木块始终处于平衡状态;
(2)明确本实验中附着在玻璃杯内壁上的牛奶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是改进的突破点,也是这一实验中最容易产生误差的地方,我们应该学会分析并能利用合理的设计来来进尽量减小误差的产生.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如图,2009年3月,在世界女子冰壶锦标赛中,中国队首次夺得冠军.冰壶由花岗岩凿磨制成,底面积约为0.018米2,重约180牛.比赛时,冰壶由运动员推出后在一个非常平整的冰道上滑行,运动员在冰壶行进前方的冰道上用冰刷“扫刷”,使冰转化成薄薄的一层水,冰壶可以走得更顺滑.
(1)用冰刷“扫刷”冰道的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力.
(2)冰壶停在冰面上时,对冰面的压强约为104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届江苏省九年级3月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2015年10月5日,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医学奖,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华人女科学家,她领导的科研团队经过数万次的筛选和实验用提取的青蒿素治疗疟疾,拯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她们在从青蒿这种植物里提取青蒿素时,不用水煮而是放在乙醚中煮,这是因为乙醚的 低(乙醚的凝固点为﹣114℃,乙醚的沸点为35℃);当乙醚沸腾后,继续加热,乙醚的温度 (选填“会”或“不会”)升高,避免由于温度高而破坏青蒿素的有效成分;在用乙醚提取青蒿素的过程中能否用酒精(酒精沸点78℃)温度计来测量温度? (选填“能”或“不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届江苏省九年级3月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监测中东呼吸综合征等呼吸系统传染病时要测量体温.若用如图所示这支未甩过的体温计去测量另一个人的体温,测量结果可能是( )

A.37.0℃ B.37.5℃ C.38.0℃ D.38.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先把杠杆的中点支在支架上,杠杆停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此时杠杆处于平衡(填“平衡”或“不平衡”)状态.向右(填“左”或“右”)调节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杠杆上挂2N的重物,改变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乙所示,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测量力臂,将所挂的重物往左移1格,杠杆重新水平平衡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变大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3.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他向图甲中的U形管内注入适量的红墨水,当管内的红墨水静止时,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相同,这种现象可以用连通器的特点解释,人们在生活中利用这一特点的实例还有茶壶(举一例即可).
(2)如图乙所示,他将橡皮管的一端紧密地套在U形管左侧的端口后,多次改变探头在水中的深度,并比较每次的深度及相应的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这是为了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关系.
(3)他换用其他液体做实验,当探头在(深度相同)下列液体中时,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最大的是C.
A.酒精(ρ酒精=0.8×103kg/m3
B.植物油(ρ植物油=0.9×103kg/m3
C.盐水(ρ盐水=1.1×103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0.小雨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第一步:用手指用力压图甲中压强计金属盒上的橡皮膜,U形管两边液柱没有高度差;第二步:重新调节好压强计后,将金属盒逐渐浸入水中越来越深的位置,观察U形管中两边液柱的高度差;第三步:把金属盒放在水中同一深度,改变金属盒的方向,观察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第四步:如图乙、丙所示,把金属盒分别浸入水和酒精中,观察到图乙中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较小,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产生第一步中现象的原因是金属盒气密性差.
(2)第二步中U形管中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将变大,说明水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第三步中U形管中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将不变,说明水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4)根据第四步中的实验现象,小雨判断图乙中的液体是酒精,这样的判断并不可靠,原因是没有控制深度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作图题

17.如图所示,小球漂浮在水面上,画出小球受力的示意图,并标注力的名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某运动员做蹦极运动,如图甲所示,从高处O点开始下落,A点是具有弹性的绳子的自由长度,在B点运动员所受弹力恰好等于重力,C点是第一次下落到达的最低点,运动员所受具有弹性的绳子的弹力F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蹦极过程视为在竖直方向的运动),对于运动员离开跳台至最低点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运动员的动能一直在增加
B.运动员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C.运动员通过A点后,绳子具有弹势能
D.运动员到C点时,他的动能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