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 |
B. | 声音的音调越高,响度越大 | |
C. | 超声波能够粉碎体内“结石”是因为声波具有能量 | |
D. | 人耳听不到次声波,是因为响度太小 |
分析 (1)声音是由发声体的振动产生的,它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音调指声音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是由物体振动的振幅决定的,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3)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
(4)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之间,大于20000Hz的声波,人们听不见,叫超声波,小于20Hz的,人们也听不见,叫次声波.
解答 解:A、物体振动产生声音,但人不一定听见,人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故A错误;
B、音调指声音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是由物体振动的振幅决定的,二者没有关系.,故B错误;
C、医生利用超声波能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能传递能量,故C正确;
D、人耳听不到次声波,是因为次声波的频率小于20Hz,人们听不见,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产生的条件、传播条件、声的利用和次声波等几个方面去分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用水冷却汽车发动机 | |
B. | 夏日的海边比内陆区的昼夜的温差小 | |
C. | 初春夜晚要向稻田中灌水 | |
D. | 在发烧病人的额头上擦水降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潜水员在水中看岸边的树,看起来树的高度比实际矮是光的折射现象 | |
B. | 从不同的地方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光的漫反射现象 | |
C. | 雨过天晴天空会出现彩虹,它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 |
D. | 岸边的树木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现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实验次数 | 1 | 2 | 3 |
用力大小 | 小 | 大 | 较大 |
尺的振动幅度 | 小 | 大 | 较大 |
尺拍打桌子的声音 | 小 | 大 | 较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电压表V2的示数变小 | |
B. | 电压表V2 的示数与电流表A的示数的比值不变 | |
C. | 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2的示数不变 | |
D. | 电压表V1与电压表V2的示数之和不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