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所示,质量不同、边长分别为l和l的实心正方体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

① 若甲的边长为0.1米,对地面的压强为1960帕,求它对地面的压力F和密度ρ

② 若分别在甲、乙上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厚度Δl,请通过推导得出甲、乙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FF的大小关系。

【答案】① 2×103千克/米3 F<F

【解析】甲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为FpS=1.96×103Pa×1×10-2m2=19.6N,甲物体的重力等于它对地面的压力:GF=19.6N,故可得物体甲的密度为:ρG/gV=19.6N/(9.8N×1×10-3m3) =2×103kg/m3;②当切去相同厚度后,甲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为:ΔF=ΔpS=(Δl/ l) pl2= Δllp,乙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为:ΔF=ΔpS=(Δl/ l) pl2= Δllp,由于ΔF︰ΔFll<1,故可得 ΔFF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把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通过橡皮塞插入红色水的玻璃瓶中,从管口向瓶内吹入少量气体后,瓶内的水沿玻璃管上升的高度为h,忽略温度的影响,把这个玻璃瓶从山上移到山下后(
A.h增大,瓶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
B.h减小,瓶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
C.h增大,瓶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
D.h减小,瓶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海底发生的地震会引发海啸,海啸在形成时只有几厘米或几米高,进入海岸线浅滩时,受海底阻力的作用,速度会减慢,但高度会增加,海水的能转化为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掉在水平地面上的弹性小球会跳起,而且弹跳的高度会越来越低.如图是小球弹跳的频闪照片,小球在1,2位置的高度一样.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在1,2位置的势能相同,机械能也相同
B.小球在1,2位置的动能相同,2位置的机械能较小
C.小球在1位置的动能较大,机械能也较大
D.小球在2位置的势能较小,机械能也较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核电站的核心是(   )

A. 热交换机 B. 核反应堆

C. 蒸汽轮机 D. 冷凝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是“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让同一小球由斜面上不同高度由静止滚下,撞击水平面上的小木块.对比实验甲、丙,是探究小球动能的大小与的关系,我们是通过观察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
(2)为了探究动能的大小与质量是否有关,我们将的两个小球放置在由静止下滑,进行观察后得出结论.
(3)若水平面绝对光滑且不计空气阻力,该实验能达到目的吗?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最近几年,宜昌市建设开发了很多高楼大厦,在建筑工地上常见的“塔吊”是一种起重设备,用“塔吊”可将很重的水泥板方便地吊起并安放到工作区域内.(g取10N/kg)
(1)现有一“塔吊”如图所示,它有一水平臂AB,AO叫平衡臂,OB叫吊臂.C为可移动的滑轮组,C移动的范围是从O点到B点.已知:AO=10m,OB=50m.若“塔身”的宽度和铁架、滑轮组所受重力及摩擦均不计,在A端所装配重的质量为5t,要想起吊质量为1.25t的水泥板,为安全起吊,C应移动到离O点多远的地方?
(2)“塔吊”20s内将质量为1.25t的水泥板匀速提高了4m,如果机械做的额外功是3×104J,“塔吊”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当水温升到90℃时,小军同学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读数,部分数据记录如下表:

(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图甲中的_____(选填“A”或“B”)

(2)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判断出当时的大气压___(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标准大气压。

(3)同时,小华和小明也做了该实验,根据各自数据,他们在坐标纸上分别画出了如图所示图线。若加热条件完全相同,整个过程中两人的操作都规范准确。根据图线分析:你认为造成两同学图线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同学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做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观察来判断压力的作用效果
(2)甲、乙所示的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 . 下列实例中,直接应用该结论的是(填序号) ①交通管理部门规定,货车每一车轴的平均承载质量不得超过10t
②小小的蚊子能轻而易举地用口器把皮肤刺破
③书包要用宽的背带
(3)若想继续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再作图(填“丙”或“丁”)所示实验.
(4)本实验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