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4.利用光具座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将蜡烛、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并使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2)如图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0.00cm(要求有估读数字).
(3)实验过程中,当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移动光屏,光屏上得到了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此规律的应用是照相机(举一例).
(4)若用一个圆形黑纸(直径比凸透镜小一些)贴在凸透镜中心,光屏上能否得到完整的像?能.
(5)当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5cm处时,能否在光屏上成像不能,原因是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物在透镜的同侧,此时应该在光屏(选填“蜡烛”或“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观察像.
(6)老师要求她在凸透镜不动的情况下,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更大的实像,应当把蜡烛靠近(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同时把光屏远离(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
(7)由于蜡烛燃烧变短,使烛焰的像成在了光屏中心的上方,要使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如果只调整凸透镜,应将凸透镜向下调.
(8)为了做进一步的探究,凸透镜和烛焰的位置保持不变,将一个眼镜放在透镜与烛焰之间,调节光屏远离凸透镜得到了清晰的像,则此眼镜可以用来矫正近视眼.
(9)拿走眼镜,调节光屏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保持凸透镜和烛焰的位置不变,换用焦距为5cm凸透镜进行实验,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靠近(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

分析 (1)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在桌面上依次放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成在光屏的中心;
(2)通过图中所示的现象,结合凸透镜焦点的定义即可确定该凸透镜的焦距;对刻度尺读数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3)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其应用.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4)若将凸透镜的一部分遮住,由于通过凸透镜的光线减少,则凸透镜仍能成完整的像,只是像比原来变暗;
(5)当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5cm处时,即u=5cm<f时,像物在透镜的同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光屏上不能接收到像;
(6)掌握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并知道物距越大,像距越小,所成的像越小;物距变小,则像距要变大,所成的像越大;
(7)凸透镜成实像时,不仅上下颠倒,而且左右也颠倒,所以蜡烛燃烧变短时,所成的像移到了光屏中心的上方;要使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如果只调整凸透镜,应将凸透镜向下调;
(8)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发散作用使原来会聚成像的光线推迟会聚;
(9)凸透镜的焦距越短,对光线的偏折本领越强,它会使原来会聚成像的光线提前会聚.

解答 解:
(1)首先要在光具座上由左向右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然后调整它们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这样蜡烛的像才能成在光屏的中心;
(2)由图知,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即为凸透镜的焦点处,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为40.00cm-30.00cm=10.00cm,则凸透镜的焦距是10.00cm;
(3)当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物距u=40.00cm-16.00cm=24.00cm>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根据这一规律来应用的;
(4)若将凸透镜的一部分遮住,则凸透镜仍能成完整的像,此时像会比原来变暗;
(5)当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5cm处时,即u=5cm<f时,像物在透镜的同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光屏上不能接收到像;这样眼睛在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可看到烛焰正立放大的虚像;
(6)要使所成的实像更大,应减小物距,所以使蜡烛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物距减小,则像距要变大,所以光屏要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7)因为凸透镜成实像时,不仅上下颠倒,而且左右也颠倒,所以蜡烛燃烧变短时,所成的像移到了光屏中心的上方;要使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如果只调整凸透镜,应将凸透镜向下调;
(8)当凸透镜和烛焰的位置保持不变,将一个眼镜放在透镜与烛焰之间,调节光屏远离凸透镜得到了清晰的像,由此可知,发散作用是使原来会聚成像的光线推迟会聚,所以这个眼镜是凹透镜,用它可以矫正近视眼;
(9)拿走眼镜,调节光屏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保持凸透镜和烛焰的位置不变,换用焦距为5cm凸透镜进行实验,由于此时凸透镜的焦距更短,对光线的偏折本领更强,它会使原来会聚成像的光线提前会聚,所以为了使所成的像清晰的呈现在光屏上,应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故答案为:
(1)同一高度;(2)10.00;(2)缩小;照相机;(4)能;(5)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物在透镜的同侧;不能;光屛;(6)靠近;远离;(7)上;下;(8)近视;(9)靠近.

点评 此题考查焦距的确定,难度不大,正确读出刻度尺上的示数是关键;同时考查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和应用.掌握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与物距、像距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同时注意在此实验中凸透镜被遮住部分,仍能成完整的像,只是像比原来变暗;本题还考查了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本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密切,能够体现从物理走向生活的理念.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一本书除去封面封底,共有400个页码,测得这部分的总厚度为15.0毫米,则每张纸的厚度为(  )
A.0.0375微米B.37.5微米C.0.075微米D.75微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在物理学中用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导体的电阻与它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及温度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用9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方格板上替代蜡烛作为光源,又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成光屏,

(1)实验前先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移动凸透镜,在屏上得到一个亮点,如图1所示,则此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2)实验时,首先调节光源、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其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3)如图2,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小明将光源移至40cm时,在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的实   (选填“实”或“虚”)像;如果小明将光源移至8cm刻度时,他通过凸透镜看到光源的正立(选填“倒立”或“正立”)、放大的虚像.
(4)同学们对小明使用的实验装置进行如下评价,其中错误的是D
A.与烛焰相比,实验使用的光源不会晃动,光屏上所成的像比较稳定
B.光源镶嵌在白色方格板上,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光屏,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C.零刻度线刻在光具座标尺的中央,可直接测出物距和像距
D.若凸透镜的焦距未知,则利用此实验装置不能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5)光源“F”放在15cm处,其大小如图3所示,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如果用遮光罩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罩住,则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图4中的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王聪同学先将凸透镜对着太阳光,调整凸透镜和白纸间的距离,直到太阳光在白纸上会聚成一个最小、最亮的点,如图所示,这一操作的目的是确定焦点,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2)实验中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3)实验中随着蜡烛的燃烧,光屏上依然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但光屏上像的位置却偏高,为了使像仍成在光屏的中央,则应向下(填“上”或“下”)调节凸透镜或向上(填“上”或“下”)调节蜡烛.
(4)调整后,图2中光屏上烛焰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此规律的应用是投影仪(举一例).
(5)此时,若有一只苍蝇落到凸透镜上,则屏上能成完整的蜡烛的像(填“能”或“不能”).
(6)要使光屏上的像变成与物大小相等,则应向左调节蜡烛到30cm处,光屏应向右调(填“左”、“右”)到70cm处,在此过程中发现蜡烛和光屏之间距离变变小(填“大”、“小”或“不变”).
(7)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标尺45cm处,此时王聪同学应站在光屏一侧(填“蜡烛”或“光屏”),观察蜡烛的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回顾实验和探究:
(1)如表一;叶子和小雨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时:
表一
物距u像的性质应用
放大或缩小倒立或正立虚像或实像
u>2f缩小倒立实像照相机
 放大倒立实像投影仪
u<f放大正立虚像放大镜
①调节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②将蜡烛放在较远处,使物距u>2f,调节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并观察像的性质;
③然后再分别改变物距2种情况,重复以上操作,观察成像情况;
④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如下表.请你将表格填写完整.
(2)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叶子和小雨的实验数据如表二:
表二
次数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cm)像到凸透镜的距离(cm)像的大小
(放大或缩小)
像的倒正
13015缩小
22020等大
31435放大
410/不成像/
58/放大
①分析1、2、3次实验的数据可得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像越大;
②在第5次实验中,从光屏一侧透过透镜看到在蜡烛一侧放大的像.
(3)请利用光路图画出物体AB经凸透镜所成像A′B′的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图(一)甲是小明“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电路.己知电源电压恒为4.5V,滑动变阻器规格为“20Ω  1A”,可供选择的定值电阻的阻值为5Ω、10Ω、15Ω、20Ω、25Ω和30Ω.

(1)小明根据图甲连接的实物电路如图(一)乙所示,其中一根导线连接是错误的,请在图(一)乙中将这根线打上“×”,并补画出正确的连线.
(2)电路连接正确后,先用5Ω的定值电阻进行实验,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一)丙所示,则电路中的电流为0.4A;再将5Ω的定值电阻换成10Ω定值电阻进行实验,移动滑片直至电压表示数为2V,并记录电流表的示数.
(3)小明还想利用该电路多测几组数据,但他发现还能够选用的只有阻值为15Ω的定值电阻器.
(4)小明观察其他小组的实验时发现,他们所用的干电池的电压并不稳定,向老师请教后得知,“干电池内部其实是有电阻的,分析电路时可以把干电池看成是由一个电压为U、电阻为0的理想电源与一个电阻值为r的电阻串联而成”,如图(二)甲所示.在老师指导下,小明设计了图(二)乙所示的电路来测量一节干电池内部的电阻.

a.按照图(二)乙连接电路时,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位于最左(“左”或“右”)端;
b.根据实验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绘出U-I图象如图(二)丙所示,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13Ω,
当电流表示数如图二(丁)所示时电压表示数U=1.1V;
c.根据实验数据求得这节干电池内部电阻r=2Ω;.
d.根据小明研究的结果,实验电路中的电流越大,干电池对外提供的电压就越小 (“大”或“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质量是2kg的铁锤,每次都从1m的高度落下去打击质量为4kg的铁块,共打击500次.假设重力对所做的功的50%转化为热量被铁块吸收,则铁块的温度升高了多少?[c=0.46×103J/(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若物体长为600.0mm,现用dm作为单位来表示长度,正确的记录为(  )
A.6dmB.6.0dmC.6.00dmD.6.000dm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