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8.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由于不同物体振动频率不同,所发出声音的音调也不同,频率过高或过低的声音都不能被人耳感受到,我们把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超声波具有的一些特征也被人们利用,比如人们利用超声波穿透能力强,做成了超声雷达,可以探测海底深度,现向海底垂直发出超声波,经过8s接受到回声,该处海水深6000m,这种方法是不能用于测量地月间距离的,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是1500m/s)

分析 (1)一切物体都是由振动产生的,正在发声的物体称为声源;人耳的听觉范围是有限的.超声是指高于20000Hz的声音,人耳听不到超声;次声是指低于20Hz的声音,人耳听不到次声;
(2)知道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再返回海面的时间,可以求出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又知道声速,利用速度公式求海水的深度;超声波属于声波,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而月球表面是没有空气的.

解答 解: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耳能听到的声波的频率范围通常在20Hz至20000Hz之间,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超声波;
(2)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所用的时间:
t=$\frac{1}{2}$×8s=4s;
由v=$\frac{s}{t}$可得该处海水的深度:
s=vt=1500m/s×4s=6000m;
月球周围没有空气,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超声波不能到达月球,更不能利用声波的反射测量地月间的距离.
故答案为:振动;高于20000Hz;6000;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点评 本题考查了声音产生的原因、超声波的定义、速度公式的应用以及声音的传播条件,本题关键:一是求出超声波单趟(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二是知道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通常,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1911年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核式模型;当水与酒精混合时,总体积比原体积的和要小,这表明分子之间确实存在着间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振动,人耳就有可能听到声音
B.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
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一定是340m/s
D.医学上的“B超”利用光成像原理,来传递信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如图是研究“2.5V  1W”的小灯泡灯丝电阻的电路图和实物连线图:

(1)实物接线图还差几根导线没有接好,请用笔当导线连接好实物图.
(2)在正确连接好电路后,某次测量中电流表示数为0.30A,为测得额定电压下的灯丝电阻,滑动变阻器滑片P应向左端移动(填“左”或“右”).
(3)小王同学连接好最后一根导线.灯泡立即发出明亮耀眼的光并很快熄灭.检查后发现连线正确,请你找出实验中两个操作不当之处:①连接电路时,开关未断开;②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没有调到最大阻值处.
(4)小明受此实验启发,想测定电动自行车上用作照明的LED(发光二极管)额定功率.在老师的帮助下通过实验得到该LED的电流电压图象如图丙所示,查阅资料知道该LED的额定电压为3V,结合图象可得该LED的额定功率为0.072 W.小明进一步发现,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LED比小灯泡亮,请对此现象作出解释LED的电能转化为光能的效率比白炽灯的要高得多.
(5)小李同学完成实验后想再测桌上的一个定值电阻的阻值,他用的滑动变阻器上标有“30Ω  2A”字样,刚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示数为0.18A,移动滑片电流表能达到最大电流0.58A,他很快就知道了这个电阻的阻值,这个电阻的阻值是13.5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3.飞机着陆后做匀变速直线运动,10s内前进450m,此时速度减为着陆时速度的一半.试求:
(1)飞机着陆时的速度.
(2)飞机着陆后30s时距着陆点多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3.在本学期学习电学知识过程中,小明利用如图a所示的电路图,做了多个实验,电阻R0是待测定值电阻

(1)在做“伏安法”测电阻 的实验时,小明根据电路图a连接的电路如图b所示,并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图中尚有两根导线未连接,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电路连接(要求: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阻值最大).
实验中,小明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时,电压表的读数也随着变大,反之,随着变小,则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D
A.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错       B.电压表的量程选择不合适
C.电压表坏了                   D.电压表与滑动变阻器并联
实验序号电压表示数/V电流表示数/A
12.50.13
24.00.20
35.50.27
正确连接电路后开始实验,实验中,小明选用的是10Ω、20Ω和30Ω三个电阻中的一只,根据下表中测量数据判断,小明选用的定值电阻的阻值为20Ω.
(2)小明用小灯泡替换定值电阻R0进行了“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已知小灯泡的额定电压是3.8V,灯丝电阻约10Ω.
①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小灯泡始终不亮,电压表、电流表均无示数,其原因可能是以下情况中的C.
A.小灯泡处断路      B.小灯泡被短接
C.变阻器处断路      D.电压表被短接
②电路连接完好后,改变变阻器滑片位置,测得下表中的三组数据,其中第一组数据电流表的示数如图c所示,其值为0.36A.由表中数据可知,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功率为1.52W、电阻为9.5Ω.
实验次数电压U/V电流I/A小灯泡的亮度
13.00
23.800.40
34.500.42很亮
③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当小灯泡两端的电压逐渐增大时,通过它的电流也随之增大,灯泡的亮度变亮,说明灯泡的亮度取决于它的实际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如图甲所示,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如图乙,鱼儿能被拍手声吓跑,说明气体和液体 都可以传播声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9.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温度计测量液体吸收热量后升高的温度值,并用钟表记录加热时间.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物质质量/g初始温度/℃加热时间/min最后温度/℃
6020645
食用油6020668
(1)在实验过程中控制加热时间相同,通过比较升高的温度来研究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差异.
(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大于(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3)通过实验可以得到不同的物质吸热能力不同,物质的这种特性用比热容这个物理量来描述.
(4)在实验的过程中,可以不必控制相等的物理量是D
A.水和食用油的质量B.水和食用油的初温
C.相同的酒精灯D.装水和食用油的烧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0.在做“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时,小军采用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1)做完实验后,小军想继续利用甲装置观察水的沸腾现象,可烧杯里的水沸腾了,试管里的水还没有沸腾.接着他测出试管里的水温和烧杯里的水温,发现二者温度相同.请分析试管中水不沸腾的原因是不能继续吸热.
(2)取走酒精灯,取出装有水的试管,将装有海波的大试管放入烧杯热水中(如图乙),根据温度计A和B的示数,绘制了海波和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由图象可知,在第8min时,大试管内的海波处于固液共存态,第10min后,海波的熔化将停止(选填“继续”或“停止”).
(3)小明用如图丁所示的装置将水加热至沸腾后,移走酒精灯,水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将烧瓶倒置,浇上冷水,发现水又沸腾起来了,这是因为气压降低,沸点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