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小冉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用到如下器材:分度值为0.1N的弹簧测力计、金属块a、金属块b、大小柱形容器若干、水,密度未知的某种液体,细线等。
(1)小冉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A步骤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N;用弹簧测力计挂着金属块a缓慢地浸入液体中不同深度,步骤如图B、C、 D、E、 F (液体均未溢出),并将其示数记录在表中:
实验步骤 | B | C | D | E | F |
测力计示数/N | 2.4 | 2.3 | 2.2 | 2.2 | 2.3 |
(2)在实验步骤B中金属块a所受浮力F浮=________N;
(3)分析实验步骤A、B、 C、 D,可以说明浮力大小跟排开液体的________有关;分析实验步骤A、 E、F,可以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的________有关。
(4)小冉用表格中的数据算出了某种液体的密度是________ kg/m3(结果保留一位小数),金属块a的密度为________ kg/m3。若将A放至最后一步,则会使得金属块a的密度的测量值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不变”).
(5)同组的小萨只有刻度尺这一测量工具,于是他进行如下操作:
①在圆柱形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水,将另一平底烧杯放入圆柱形容器的水中,烧杯静止时容器中水的深度H1为12cm,如图甲所示.
②将待测金属块b吊在烧杯底部(金属块未触底),测量出烧杯静止时露出水面的高度h1为6cm,容器中水的深度H2为18cm,如图乙所示.
③将金属块b放在烧杯中,烧杯静止时露出水面的高度h2为2cm,如图丙所示.
已知圆柱形容器底面积为烧杯底面积的3倍.则金属块b的密度为________ kg/m3.
【答案】2.7 0.3 体积 密度 0.8×103 5.4×103 偏小 4.5×103
【解析】
(1)[1]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1N,A步骤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7N;
(2)[2]在实验步骤B中金属块a所受浮力可以用称重法求出:
F浮=G-FB=2.7N-2.4N=0.3N;
(3)[3]分析实验步骤A、B、C、D,液体都是水,物体排开液体体积变化,所受浮力变化,可以说明浮力大小跟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4]分析实验步骤A、E、F,物体都是完全浸在液体中,液体密度不同,浮力大小不同,可以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4)[5]当浸没在水中时,物体所受浮力:
F浮1=G-FE=2.7N-2.2N=0.5N,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得到:
F浮1=ρ水gV排=ρ水gV物,
0.5N=1×103kg/m3×10N/kg×V物,
V物=0.5×10-4m3,
金属浸没在某液体中浮力:
F浮2=G-FF=2.7N-2.3N=0.4N,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
F浮2=ρ液gV排=ρ液gV物,
0.4N=ρ液×10N/kg×0.5×10-4m3,
ρ液=0.8×103kg/m3;
[6]金属的质量
m==0.27kg,
金属的密度
ρ金==5.4×103kg/m3;
[7]若将A放至最后一步,因为金属上沾有液体,会使测得金属的质量偏大、重力偏大,根据以上可知计算金属密度的计算式:
ρ=ρ水=
,
测得金属的重力增大,浸没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受影响,则计算式中分母增大,分子不变,所以会使得金属块a的密度的测量值偏小;
(5)[8]比较甲乙两图可知,都是漂浮,受到的浮力都等于自重,则两图中浮力的变化量等于金属块重力,两图中浮力的变化量:
ΔF浮=ρ水gΔV排=ρ水g(H2-H1)S容;
所以金属块b的重力为:
G=ρ水g(H2-H1)S容;
金属块的质量:
m=ρ水(H2-H1)S容;
比较乙丙可知,都是漂浮,烧杯和金属块的总重不变,总浮力不变;则乙图中金属块受到的浮力等于这两次烧杯受到的浮力变化量,金属块b受到的浮力:
ρ水gVb排=ρ水gVb=ρ水g(h1-h2)S烧杯;
所以金属块b的体积为
Vb=(h1-h2)S烧杯;
b的密度为:
ρ==4.5×103kg/m3。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的电路图,在下列情况下,求:
(1)当S1闭合、S2和S3都断开时,电流表A1的示数为1 A,则电流表A2的示数为多少,A3的示数为多少.
(2)当S2和S3闭合、S1断开时,电流表A3和A2的示数分别为4.5 A和1.5 A:
①画出最简电路;
②求电流表A1的示数.
(3)若将S1、S2和S3同时闭合会发生什么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噪声污染、光污染和电磁污染同水、大气和固体废弃物污染一起被列为当今主要的污染源。城市的主要路段都有如图所示的标识,这是从____处减弱噪声的。光污染主要是建筑物外墙的玻璃、瓷砖等发生___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引起的,该种反射_____(选填“遵循”“不遵循”)光的反射规律。在水边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的景象,看到的鱼是由于光的___形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乙是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质量均匀的长方体,它们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4:5,底面积之比S甲:S乙=5:8,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p甲:p乙=6:5,下列有关甲、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的质量之比是20:27
B.甲、乙的体积之比是8:9
C.将甲、乙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高度后,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可能相等
D.将甲、乙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体积后,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可能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轻质圆柱形平底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其底面积为200cm2。容器内有一个底面积为100cm2、高为20cm的圆柱形物块,圆柱形物块被系在顶部中心的一段细线悬挂起来。向容器内缓慢注入A液体,注完液体后记录液面的位置,如图乙。此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为p1。已知在注入A液体的过程中细线对物块的拉力F随液体深度h的变化关系图象如图丙。则A液体的密度是______kg/m3;现将所有A液体倒出后,用抹布擦干容器,再向容器内缓慢注入B液体至液面到达标记处,然后剪断细线,物体静止于容器底时,B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为p2,已知在注入B液体的过程中,细线一直有拉力,且p1-p2=560Pa.则此时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_____P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轻质杠杆EOF可绕支点O转动,EO:OF=1:2,杠杆E端用细绳连接圆柱体A,F端先细绳连接轻质弹簧测力计后再连接圆柱体B圆柱体A、B重力分别为120N、50N,圆柱体B底面积为100cm2,高为40cm,浸没在底面积为200cm2的盛水柱形容器中,此时圆柱休B上表面距离水面5cm,已知杠杆连接圆柱体A、弹簧测力计及B的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均为30N;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0-100N,其弹簧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即弹簧受到1N的拉力时伸长0.5cm;轻质杠杆EOF始终在水平位置平衡。求:
(1)圆柱体B受到的浮力;
(2)打开阀门K,匀速向外抽水,当细绳刚好要拉断时,电子秤的示数为多少kg;
(3)若抽水速度为50cm3/s,从开始抽水至细绳刚好拉断时,抽水时间为多少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中,用来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A.吹一细管,并将细管不断剪短,听其声音的变化
B.将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近面颊,感到发麻
C.将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入玻璃罩,接着慢慢向外抽气
D.瓶口对着点燃的蜡烛,敲击瓶上的橡皮膜,火焰向左摆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中,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加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中应量取_________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烧杯中。液体的量要适当,至少要能_________电加热器的发热体,保证液体在相等加热时间内________,太多则实验耗时较长。
(2)本实验使用的物理学探究方法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分析实验数据可知:_______________的吸热能力较强。
(4)物理学中用比热容表示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不同,上述实验中,甲和乙的比热容之比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如图所示中各情景的相关阐述中,正确的是
A.甲中箭离弦后还继续飞行,是因为力可以维持物体的运动状态
B.乙中运动员用力划水,船快速前进,船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运动员
C.丙图中发射离地的火箭向下喷气而加速上升,表明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丁图中短跑运动员冲过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是因为速度太大,惯性太大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