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流表A1的示数变小,电流变A2的示数变大

B. 电流表A1的示数和电流表A2的示数同时变大

C. 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电流表A1的示数变小

D. 电压表的示数不变,电流表A2的示数变小

【答案】D

【解析】

由图可知,该电路为并联电路,电压表测量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电流表A2在干路中,测量的是干路的电流;电流表A1在支路中,测量的通过变阻器的电流;根据滑片位置的变化判定电阻的变化,然后根据欧姆定律和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规律判定各表示数的变化。

由图可知,R1、R2并联,电压表测量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电流表A2在干路中,测量的是干路的电流;电流表A1在支路中,测通过变阻器R2的电流;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根据欧姆定律可知,通过变阻器的电流减小,即电流表A1的示数变小;由于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所以通过它的电流不变;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的和,则干路电流减小,即电流表A2的示数变小;故AB错误;

电压表测量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电压表示数保持不变,故C错误,D正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蒙用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宄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40cm刻度处不动。

(1)实验前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____

(2)小蒙将蜡烛移动到10cm刻度处,光屏向左移动到55cm刻度处,光屏上得到一个__________清晰的实像,人们利用这一原理制成了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3)将蜡烛移动到25cm刻度处,光屏移动到_____cm刻度处时,可在光屏上再次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4)在步骤(3)光屏上成清晰像后,取一副近视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要使光屏上还能成清晰的像,光屏应适当向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用同一个动滑轮先后提升同一物体,使物体以相同的速度匀速上升相同的高度,所用的力分别是FF,拉力做功的功率分别是PP.若不计摩擦、动滑轮重和绳重,则FF、PP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

A. F<F、P=P B. F>F、P>P

C. F>F、P=P D. F<F、P<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如图所示,甲、乙两图是同一辆玩具小车两次不同运动的频闪照片,频闪灯的闪光时间间隔为1s,图中数字的单位为cm。根据照片记录的小车位置,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小车做_____直线运动,乙图中小车做_____直线运动选填“加速”、“匀速”或“减速”);

(2)甲图中小车的平均速度是_____m/s,乙图中小车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m/s;

(3)物体的运动情况常常可以用图象来描述,图丙中能反映甲图小车运动情况的是_____选填“A”或“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小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泡沫塑料小球被弹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泡沫塑料小球被弹起,说明音叉发声时在振动

B.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不同

C. 人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是因为空气能传播声音

D. 用手握住音叉,音叉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对以下几个物理量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我市夏季的最高气温约为50℃

B. 普通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

C. 用手托起两个鸡蛋的力约为3N

D. 家用节能灯的工作电流约为2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只闭合开关S1,灯泡L发光,电压表有示数:再闭合开关S2,电路中出现的情况是

A. 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B. 电路的总电阻不变

C. 灯泡L的亮度不变 D. 电路的总功率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林同学在学习了“伏安法测电功率”的知识后,设计了一个定值电阻的功率能从“0到最大功率”连续变化的电路。电路如图甲所示:

(1)实验前,开关应断开,滑片P移到_____端(选填“a”或“b”);

(2)请你按照他的设计,用笔划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乙连接完整(电压表选用0﹣3V档,导线不能交叉)

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