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0.下面是摘自上个世纪美国报纸上的一篇文章:
阿波罗登月火箭在脱离地球飞向月球的过程中,宇航员通过无线电与在家中上小学的儿子汤姆通话.宇航员:“汤姆,我们现在已关闭了火箭上所有的发动机,正向月球飞去.”汤姆:“你们关闭了所有的发动机,那么靠什么力量推动火箭向前运动呢?”宇航员犹豫了半天,说:“我想大概是伽利略在推动火箭向前运动吧.”若不计天体对火箭的引力,由上述材料可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汤姆问话所体现的物理思想是“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宇航员答话所体现的物理思想是“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宇航员答话所体现的物理思想是“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D.宇航员答话的真实意思是火箭正在依靠惯性飞行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汤姆的问话想表达的真实意思是火箭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根据伽利略的理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来分析宇航员的真实意思.

解答 解:
A、汤姆说:“你们关闭了所有推动机,那么靠什么力量推动火箭向前运动?”,想表达的真实意思是“火箭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故A正确.
BCD、由题意知,宇航员说大概是伽利略在推动飞船向前运动,真实意思是根据伽利略的理论,“火箭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火箭正在依靠惯性飞行”,而不是伽俐略用力推动着火箭向前运动,故B错误,C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读题能力和理解能力,要准确把握两人对话的真实意思,实质考查对伽利略理论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为确定像的位置,实验时采用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并将其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为
确定像的虚实,需在未点燃的蜡烛位置放一个光屏(选填“点燃”或“未点燃”),并在图中的B位置观察光屏上是否有像(“A”或“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如图所示,用滑轮组从容器中匀速提起质量为140kg,体积为60dm3物体,若容器底面积为40dm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本题g取10N/kg)问:
(1)物体在水中被匀速提升时,拉力F是多大?
(2)如果动滑轮挂钩用钢丝绳与物体相连,而滑轮组绳索能承受到最大拉力为350N,则当物体露出水面体积多大时绳子会断?(设物体出水的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变)
(3)绳子刚好被拉断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与原来相比变化了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非典”期间,防疫人员在室外喷洒消毒液,一会儿室内也闻到了药味,这种现象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天气越热,药味弥漫越快,这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如图1所示,电流表A1示数约为0.1~0.4A,电流表A2的示数为1~1.5A,根据电路图,用笔画线作导线把图2的实物连接起来.(导线不要交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在相距50km的甲、乙两地间沿直线架设两条输电线.输电线的电阻与其长度成正比.若输电线在某处发生了短路,为确定短路位置,在甲、乙两地的检修人员用输出电压相同且不变的电源和电流表做成如图所示的测量仪,并分别进行了如下测量:将测量仪连接ab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将测量仪连接cd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2A.由此可判断短路位置离甲地的距离为(  )
A.30kmB.40kmC.10kmD.20k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一个质量为0.135kg的小铝块,
(1)它的体积是多少m3(ρ=2.7×103kg/m3
(2)浸没在水中时,它受到的浮力是多大?(g取10N/kg   ρ=1.0×103kg/m3
(3)如果将这个铝块变成碗状,它能漂浮在水面吗?如果能,铝块这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某实验小组同学通过实验探究串联电路中两个电阻消耗电功率的变化规律.他们按图所示连接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1为20欧.实验时,他们多次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并读出各电表的示数,分别用公式计算出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R2、R1消耗的电功率P1、R2消耗的电功率P2,并将计算结果及相关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序号R1(Ω) R2(Ω) P1(W) P2(W)
1 
 
 
20
1000.181.03
2800.291.15
3600.451.35
4400.791.61
5301.161.73
6201.801.80
7103.201.61
844.971.03
(1)分析比较表中P1随R2的变化情况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串联电路中,当电源电压和定值电阻R1一定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越小,定值电阻消耗的电功率越大.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6、7与8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串联电路中,当电源电压和定值电阻R1一定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越小,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越小.
(3)分析比较表中P1、P2的变化情况及相关条件可发现:当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R2与定值电阻R1之前满足R1=R2时,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将达到最大.
(4)分析比较表中P2的数据,小组同学又有新的发现.若再增加一次实验,并使R2接入电路的电阻为5欧时,可推测P2为1.15瓦.
(5)小组同学为了验证实验所得的初步结论,决定继续探究.他们提出了以下三个初步方案,你认为合理的是A、B(选填序号).
A.更换不同电压的电源继续实验
B.更换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继续实验
C.改变两个电阻的连接方式继续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小灯泡L上标有“6V,6W”字样(忽略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
(1)求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和电阻;
(2)若电源电压未知但恒定不变,闭合开关S1、断开开关S2,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一处滑到另一处时,电压表的示数由6V变化到2V,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了0.4A,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某一位置时,小灯泡恰好正常发光,则R0此时的电功率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