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下列措施中,属于增大有益摩擦的是( ).

A. 自行车转轴处装有滚珠轴承

B. 气垫船利用气体将船和水面分离

C. 旱冰鞋底装有滚轮

D. 自行车的车轮上有很多花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8年河北省保定市定兴县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题型:填空题

小丽在帮奶奶用洗衣机洗衣服的过程中,洗衣机出现了漏电现象,导致漏电保护器自动切断电路。发生漏电现象时,火线和零线的电流大小_____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爸爸将家里的洗衣机以旧换新后,小丽想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能表测量新洗衣机工作时的电功率。她让洗衣机进入洗衣模式单独工作30min,电表示数从图示变为,该洗衣机的平均功率约为_____ 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8年级物理(下)第11章 功和机械能 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处于静止状态的铁块机械能保持不变

B. 功率大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高

C. 小车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不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D. 踢出去的足球在地上越滚越慢,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等五校素质教育交流研讨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填空题

小明用20N的水平推力推着重50N的木箱,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为___N,如果他将推力增大到30N,则它受到的摩擦力又为_____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等五校素质教育交流研讨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叠放着甲、乙两个木块,甲木块用一根细绳拴在左边固定的竖直板上,现在用力把木块乙从右端匀速地抽出来,所用的力F=15N,则甲、乙两木块所受的摩擦力是( )

A.甲为零,乙受向右的15N的力

B.甲和乙都受向右15N的力

C.甲和乙都受向左15N的力

D.甲和乙都是15N,甲受向右的力,乙受向左的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等五校素质教育交流研讨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甲、乙同学沿相反的方向拉测力计,各用力200N.则测力计的示数为( )

A. 100N B. 200N C. 0N D. 400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8年广东省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题型:实验题

利用下图所示的光具座以及蜡烛、凸透镜、光屏等器材,可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实验时,首先在光具座上放置实验器材,若光具座A处放置蜡烛(如图所示),则C处应放置_____(选填“凸透镜”或“光屏”).器材正确放置后,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目的是_________.

(2)实验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后,得到了如下数据:

①正确操作后表中实验序号3的像距应为_______cm,此次像比实验序号4的像__(选填“大”或“小”)。

②从数据可得到结论:物距一定时,焦距越大,所成的实像像距越________。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为了看清物体,人眼在由远到近观察物体时,晶状体的焦距会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8年广东省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题型:填空题

小丽同学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1m,在镜中成的像是_____(选填“实”或“虚”)像,镜中的像与她相距_____m,若她远离平面镜,则镜中像高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重庆市校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实验题

在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选用的电源电压为4.5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电阻约为10Ω。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_____,闭合开关前,图甲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位于_____ (选填“A”或“B”)端。

(2)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所示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_____________。

(3)闭合开关,移动变阻器的滑片P,发现小灯泡始终不亮,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原因可能是_________ (写一种即可)。

(4)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至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读数为______ V;要获得小灯泡额定功率的数据,滑片P应向_______ (选填“A”或“B”)端移动。

(5)改变滑片P的位置,获得多组对应的电压、电流值,绘制得如图丙所示的图象。由图象可知,小灯泡两端电压是1.5V时,其电阻是_____Ω;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_W。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