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0.将刚从冰箱冷冻室拿出的冰棍贴紧舌头,舌头会被“冻”在冰棍上,这时舌头里的水发生了某种物态变化,此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可能是(  )
A.B.C.D.

分析 首先明确刚从冰箱冷冻室拿出冰棍贴紧舌头,舌头会被“冻”在冰棍上是舌头上的水分遇到比较冷的冰棍凝固形成的,其次要明确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凝固过程中,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上升.凝固过程中,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不断下降.

解答 解:舌头会被“冻”在冰棍上,是舌头上的水分遇到比较冷的冰棍形成的,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做凝固;因为冰是晶体,因此从图中找出晶体的凝固图象即可.
A、固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到达一定温度,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符合晶体熔化特点,这是晶体的熔化图象.不符合题意.
B、固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到达一定温度,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熔点为0℃,符合晶体熔化特点,这是冰的熔化图象.不符合题意.
C、液体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不断降低,符合非晶体的凝固特点,是非晶体的凝固图象.不符合题意.
D、液体温度降低到0℃时,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符合冰的凝固特点.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物态变化以及晶体的凝固与熔化图象与非晶体凝固、熔化图象的区别,关键是搞清晶体和非晶体在凝固过程和熔化过程中的特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0.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图中铜块和木块的大小和形状完全相同.
(1)实验时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是利用了二力平衡原理,来使拉力等于摩擦力.
(2)比较(甲)、(乙)两图,可得到的结论是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3)图(乙)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3N.
(4)图(乙)、(丙)中铜块和木块叠在一起的目的是使压力相同,根据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铜块和木块下表面哪个更光滑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我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讲文明,下列行为中,属于不文明的是(  )
A.洗手后应及时关水龙头,节约水资源
B.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车速达到100km/h或以上时,与同车道前车应保持100米以上的距离
C.在行驶的车上可以从车窗向外抛垃圾
D.走进阅览室说话声音大小不要超过40分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压无关的是(  )
A.马德堡半球实验B.用吸管吸饮料盒中的牛奶
C.用注射器注射药液D.吸盘可以压在光滑的墙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小明用10N的水平力推重为50N的木箱匀速向右移动10m,在此过程中,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为10N.重力对木箱做功0J,小明对木箱做功100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5.小华和小敏同学用电池组、电压表、电流表和滑动变阻器等实验器材,测量标有“2.5V”字样小灯泡的电功率.

(1)如图甲所示是小华连接的实物图,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帮他们完成电路的连接.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B端滑动时,电压表的示数增大.
(2)小华连接完电路之后,准备开始实验.此时,细心的小敏突然发现,电压表的指针出现了如图丙所示的情况,经检查,开关尚未闭合、线路连接也没有问题,此时,他们需要做的是:调节电压表的调零螺丝,使其指针指到零刻线处.
(3)同学们在实验时都遇到了闭合开关后灯泡不亮的情况,但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后,灯泡逐渐变亮了.则闭合开关时灯泡不亮的原因是闭合开关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最大,通过灯丝的电流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小,不足以发光.
(4)实验中,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0.75W.
(5)小明组的同学发现老师给他们小组提供的灯泡上标的是“3.8V”而并非“2.5V”,则为了测出他们小组灯泡的额定功率,对于图甲的实验电路、器材,他们至少要进行的改动是:增加一节电池(或增加电源电压),且将电压表的量程换成0~15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如图甲是某实验小组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电路图,使用的实验器材有:电压为6V的电源.电流表、电压表各一个,开关一个,5Ω、10Ω、15Ω、30Ω的定值电阻各一个,规格为“20Ω 1A”的滑动变阻器一个,导线若干.
表1                                          
实验次数123
电压U/V1.01.52.0
电流I/A0.2 0.4
表2
实验次数123
电阻R/Ω51015
电流I/A0.60.30.24
(1)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所测得的几组电流、电压值如表1所示.在第2次实验中,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通过电阻的电流为0.3A.根据表1数据可得到结论: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2)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所测得的几组电流、电压值如表2所示,①由于操作不当,导致一组数据存在错误,请判断第3次实验的数据存在错误.产生错误的原因是滑动变阻器滑片没有调节就读数了,正确的数据应该是0.2A.
②纠正错误以后,该小组用30Ω的电阻替换15Ω的电阻进行了第4次实验,发现实验无法进行下去,为完成第4次实验,同学们提出了下列解决方案,其中正确的是C
A.将电压表的量程换为0~15V  
B.换成电压为12V的电源
C.更换最大阻值大于或等于30Ω的滑动变阻器    
D.可将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调为1.5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3.小沈同学在做探究“电流、电压与电阻关系”的实验时,他选取了两节干电池、一个滑动变阻器、一块电流表、一块电压表、一个开关、3个阻值不同的电阻丝及若干导线.请你帮他完成下列内容:
①根据实验要求,在图1中用笔划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连接完整,并在图2虚线框内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②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实验时,他的实验步骤如下:①先将5Ω的电阻R接入电路;②闭合开关S,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并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③再分别将10Ω和20Ω的电阻替换5Ω电阻,重复步骤②;请你说出他在实验过程中的错误是未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次数电阻R/Ω电流I/A
150.48
2100.24
3200.12
③他纠正错误后重新进行实验,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电压不变,导体中的电流与它的电阻成反比;
④在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关系”的实验中,赵明同学用图3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通过改变干电池个数的办法获得了多组数据;而小沈同学利用图1所示的电路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也获得了多组数据.请你对两位同学的实验方案进行比较,赵明同学的方案更好些,原因是操作简单;(写出一条即可)
⑤他还想利用图1测量一盏小灯泡的电阻,于是他用小灯泡替换了20Ω的电阻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到某一位置后,电表示数如图4所示,则此时小灯泡的阻值是5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4.某小组同学试图探究物体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到底端时速度的大小v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猜想v可能与斜面的倾角θ、斜面材料、物体的质量m三个因素有关,于是选用:小车、100克砝码片(可粘在木块上表面)、两个长度相同材料不同的斜面A和B进行试验.如图所示,将小车平放在斜面顶端,小车由静止下滑,用传感器测得其到达底端时的v.改变相关条件,多次试验,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
试验序号θ斜面m/gV(cm/s)
120°A200245
220°A300245
320°B200153
420°B300153
525°A200307
630°A200358
735°A200v7
840°A200438
945°A200470
(1)分析比较表中数据可得:v与物体质量无关.
(2)分析比较试验序号1、5、6、8与9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小车,平放在长度相同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其他条件一定时,斜面倾角θ越大,物体滑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越大.
(3)在试验序号7中:v7大于$\frac{358+438}{2}$cm/s(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完成上述试验后,有同学提出新的猜 想:v可能还与物体跟斜面的接触面积有关.为了验证猜想,应选择图中d与(a)进行对比试验[选填“(b)”、“(c)”或“(d)”],即可得出初步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