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1.从高空下落的物体,速度会越来越快,而所受空气阻力也会随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因此物体下落一段距离后将以某一速度作匀速运动(如图频闪摄影照片),通常把这个速度称为收尾速度.例如雨滴从高空下落后越来越快,但在接近地面时作匀速运动.研究发现,在相同环境条件下,空气对不同材质的球形物体的阻力与球的半径和球的速度都有关系,下表为某次研究的实验数据
小球编号12345
小球质量(g)254540
小球半径(cm)0.50.51.524
小球收尾速度(m/s)1640402010
(1)如图是某段时间内的频闪照片,可判断此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2)根据表格数据可知,4号小球在收尾速度时受到的阻力是0.4N.
(3)由数据中的规律,可判断:当半径为1cm、质量为10g的小球下落时,其收尾速度是20m/s.

分析 (1)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距离相同,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2)小球在收尾速度时,受到的是平衡力,则阻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据此解答;
(3)根据前面的数据,归纳得出小球的质量、半径和收尾速度之间的关系,再根据给出的数据计算收尾速度的大小.

解答 解:(1)由图可知,当小球达到一定速度时,其在相同时间内所通过的距离相同,即小球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2)因为4号小球在收尾速度时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阻力等于自身重力,
即f=G=mg=0.04kg×10N/kg=0.4N;
(3)比较小球2和3可归纳出:小球所受空气阻力f与球的半径r的关系是当收尾速度一定时,f与球的半径的平方成正比关系;
比较小球1和2可归纳出:小球所受空气阻力f与球的收尾速度v的关系是当球的半径一定时,f与收尾速度成正比关系;
故归纳得出f=mg=kr2v,将编号1中数据代入得:
f=mg=2×10-2kg×g=k×(0.5×10-3m)2×16,
解得:k=50000;
所以f=mg=50000r2v,
当半径为1cm、质量为10g的小球下落时,其收尾速度是:
0.01kg×10N/kg=50000×(1×10-2m)2×v,
解得:v=20m/s.
故答案为:(1)匀速直线;(2)0.4;(3)20m/s.

点评 本题考查收尾速度、小球半径以及阻力的关系,关键知道物体达到收尾速度时重力等于阻力,要学会应用控制变量法解题,还要学会分析数据.最后一问归纳得出关系式是解答的难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星期天我校某班同学骑自行车去郊游,小明同学用同样大小的力推两名骑自行车的同学,结果发现质量较小的同学速度增加较快,质量较大的同学速度增加较慢.爱思考的小明猜想:物体速度增加的快慢可能与质量有关,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他和其他同学到实验室进行了以下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实验序号小车及砝码的质量m/kg开始的速度v0/(m•s-11s末的速度v1/(m•s-12s末的速度v2/(m•s-1每秒速度的增加量△v/(m•s-1
10.50121
2100.510.5
3200.250.50.25
(1)完成此实验时的要求是实验桌面光滑水平,钩码的质量相同从而保证拉力一样.
(2)将如表中所缺的数据补充完整.
(3)分析实验数据,他们验证了小明的猜想并得出物体每秒速度的增加量△v与其质量m之间的定量关系是(用文字表述):
(4)从这个实验可以进一步得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质量是物体抵抗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如图1所示,该物体的长度是2.45cm.如图2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右拉动一个长方体木块在水平桌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2.6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某同学用了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实验.将一枝花从离透镜30cm处逐渐移15厘米处的过程中(  )
A.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小B.像逐渐增大,像距逐渐增大
C.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逐渐增大D.像一直增大,像距先变小后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小花在“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已知电源电压为3V,她已连接了部分电路,如图1所示.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1中的电路连接完整.
(2)闭合开关前,应向B端(选填“A”或“B”)调整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路中的电流在开始测量时最小.
(3)测量过程中,某次的电流值如图2所示,则电流值是0.26A.接下来的实验中灯丝突然烧断,则电压表的示数变大(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同组的小锋同学想测定小灯泡的电阻,那么小锋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断开开关,换规格相同的灯泡重做实验.
(4)在小灯泡损坏之前,小花测出了一组数据如表格所示,求出小灯泡电阻的平均值,你同意这种做法吗?说出你的理由不同意;灯丝的电阻与温度有关,不同电压下,灯丝的温度不同,电阻不同.
电压/v0.51.01.52.02.5
电流/A0.100.160.200.230.25
电阻/Ω5.06.37.58.710.0
平均电阻/Ω7.5
(5)实验过程中小花又发现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模糊不清,但电压表已损坏,小花找了一个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R0代替灯泡,用电流表和定值电阻测出了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设计电路如图3所示.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电路图连接电路.
②闭合开关S1、S2,读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I1
③闭合开关S1,断开开关S2,读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I2
④根据所测数据计算得出Rx的阻值
表达式:Rx=$\frac{({I}_{1}-{I}_{2}){R}_{0}}{{I}_{2}}$(用R0和测量的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在“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小明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两个透明容器中密封着等量的空气,通过U形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反映密闭空气温度的变化,将两容器中的电阻丝串联起来接到电原两端,通过两段电阻丝的电流相同,通电一定时间后,可以发现,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有关.
(2)如图乙所示,两个密闭容器中的电阻一样,在其中一个容器的外部,将一个电阻和这个容器内的电阻并联,通电一定时间后,可以发现,由于通过两容器中电阻丝的电流不同,电流产生的热量也不同.
(3)小华设计的实验电路如图丙所示,A、B烧瓶内分别装有质量和初温完全相同的煤油,选用的两电阻丝的阻值不同,实验中通过观察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来比较两个烧瓶中的电阻丝产生热量的多少.
(4)小明认为自己的实验装置比小化的好,原因是实验现象明显(说出一条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小明在“探究干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

(1)实验前,如图甲所示,小明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左端下沉,此时,应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右(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不挂钩吗,保持水平方向静止,达到平衡状态.
(2)杠杆调节平衡后,如图乙所示,小明在杠杆上A点处挂4个钩码,在B点处挂6个钩码,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在杠杆上直接测量力臂,得到数据后小明马上整理器材,并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为:F1×L1=F2×L2,他这样得出的结论是否合理?不合理为什么?只测了一组数据,结论不具普遍性,小明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再做几次实验
(3)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组同学利用如图丙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原因是:杠杆自身重力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如图,金鱼缸中小金鱼口中吐出的小气泡,在升至水面的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这个过程中气泡所受浮力和压强变化情况是(  )
A.压强变小,浮力变小B.压强变小,浮力变大
C.压强变大,浮力变小D.压强不变,浮力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如图所示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机械或工具,其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撬瓶盖的起子
B.
道钉撬
C.
筷子
D.
钢丝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