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5.将电阻R1=3Ω的导体与电阻为R2的导体串联后总电阻为6Ω,则R1与R2并联后总电阻是(  )
A.B.C.1.5ΩD.

分析 两个电阻串联之后的总阻值等于两个电阻值之和,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电阻倒数之和.

解答 解:根据R=R1+R2得:
R2=R-R1=6Ω-3Ω=3Ω,
R1与R2并联后总电阻$\frac{1}{{R}_{并}}$=$\frac{1}{{R}_{1}}$+$\frac{1}{{R}_{2}}$,即$\frac{1}{{R}_{并}}$=$\frac{1}{3Ω}$+$\frac{1}{3Ω}$,
解得:R=1.5Ω,
故选C.

点评 串联电路的总阻值等于各阻值之和,并联电路的总阻值小于任并联电路中的任何一个阻值.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玉兰开花,闻到阵阵香B.建筑工地上尘土飞扬
C.空气中PM2.5超标形成雾霾D.羊群在草原上奔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关于乐音和噪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从物理学角度讲,发声体做无规则运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做噪声
B.动听的音乐肯定不是噪声
C.在安静的图书馆里小声说笑就可以没有噪声了
D.只要不超过90dB就不是噪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3.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图中的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都是10g,烧杯内的液体质量和初温也相同.

(1)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择甲和乙两图进行实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多少,是通过温度计示数(选填“温度计示数”或“加热时间”)来反映的.
(2)比较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特点:
①应选择甲和丙两图进行实验;
②不同物质吸热的能力是通过加热时间来反映的(选填“温度计示数”或“加热时间”);
③如果质量和初始温度均相同的A、B两种液体,采用相同燃料供热,吸热后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以看出,为使温度升高到相同的值,B液体加热的时间较长,A液体的温度升高得较快,B液体的比热容较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导体中没有电流通过时,电阻为零
B.导体中通过的电流越大,其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电阻越大
C.导体中通过的电流越小,其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电阻越大
D.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中有无电流和电流的大小无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以下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香水瓶打开盖子后,满屋充满香水味
B.公路上汽车在奔驰
C.沙尘暴时,空气中尘土飞扬
D.丛林中小鹿在奔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7.如图所示电路,开关闭合后,发现两灯都不亮,用一根导线取检查电路故障,当导线接在灯L1两端时,发现两灯仍然不亮;当导线连接在灯L2两端时,发现灯L1亮了,则故障原因可能是(  )
A.灯L1断路B.灯L2断路C.灯L1接触不良D.灯L2接触不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5.如图所示,小明用光具座(0-100cm)、蜡烛、两个不同焦距的凸透镜(甲、乙)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我们需要让烛焰、凸透镜甲、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2)此凸透镜甲的焦距是15cm,当烛焰在图一所示位置时,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投影仪;
(3)要使光屏上所成的像变小时,在不改变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可将烛焰向远离(填“靠近”或“远离”,下同)凸透镜方向移动,同时将光屏向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
(4)小明查资料发现物体距离凸透镜足够远时(大于10倍焦距),所成的像与透镜间的距离就近似等于凸透镜的焦距.他想用这种方法利用图中的蜡烛和光具座来测量凸透镜乙的焦距(焦距大约为5cm左右).他应该把蜡烛放在0cm处,光屏放在100cm处,然后调节凸透镜,使光屏上的像最小最清晰.此时凸透镜和光屏的距离就是凸透镜乙的焦距.
(5))为了探究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小明和同学课后利用透明橡皮膜、注射器、乳胶管、止水夹等器材制成凹、凸形状可改变的液体透镜.当蜡烛、光屏和液体透镜如图放置,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像,此烛焰像应是缩小(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用注射器向橡皮膜注水,改变液体透镜的凸起程度,发现光屏上的烛焰像模糊了,若把蜡烛逐渐靠近凸透镜时,光屏上的像又清晰了,说明液体透镜注水后,成的像将靠近(选填“靠近”、“远离”)凸透镜,此实验说明了近视(选填“近视”或“远视”)眼的成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