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3.小明和爸爸经常到本溪平顶山锻炼身体,一次他们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在登山的过程中,发现马路边有扩大视野的镜子,该镜子是凸面镜(填“平面镜”、“凹面镜”或“凸面镜”).若小明的体重小于爸爸的体重,爸爸先到达山顶,则爸爸登山的功率较大.

分析 (1)根据不同面镜的不同光学性质可做出判断.
(2)根据功率的公式进行推导,进一步比较其中的相同量与不同量,最后做出判断.

解答 解:(1)在“平面镜”、“凹面镜”或“凸面镜”三种镜子中,只有凸面镜对光的发散作用,可以达到扩大视野的效果.故马路边扩大视野的镜子应该是凸面镜;
(2)由功率的公式得:P=$\frac{W}{t}$=$\frac{Gh}{t}$,爸爸与小明相比,体重大,且所用时间短,二者的登山高度相同,因此爸爸的登山功率较大.
故答案为:凸面镜;爸爸.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两个方面的知识,一是不同面镜光学性质的判断,二是功率大小的比较,难度适中,与实际联系较密切.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20世纪杰出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如图所示,把两个小灯泡接入由四节干电池(每节干电池的电压为1.5V)组成的电源两端,闭合开关,电流表A的示数是1.2A,电流表A2的示数是0.4A,则通过灯泡L1的电流和L2两端的电压分别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如图所示,2015年5月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参加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红场阅兵,走过莫斯科红场,吸引了全球目光,看上去队伍整齐划一,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周边观看阅兵的群众能看到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是由于光的漫反射(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为了探究升华和凝华现象,老师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同学们发现碘锤内出现紫色的碘蒸汽,认为碘从固态变成了气态.是升华现象,小明同学对此提出了疑义,他认为固态碘先变成液体再变成气体,因为速度太快,液态出现的时间太短,因而没有观察到.同学们争论不休!
老师告诉同学们一组数据:常温下,碘的熔点为113.60℃,碘的沸点为184.25℃,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400℃,根据这些数据,老师所做的实验中,碘可能经历了由固态到液态再到气态的变化过程.该实验并不能得出碘升华的结论.
(1)碘是晶体(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理由是碘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2)若要解决这个“争议”,必须对实验加以改进,你认为怎样改进实验更合理:将装固态碘的碘锤放在沸水中加热,沸水的温度低于碘的熔点,所以碘的温度最多只能达到水的沸点,碘不会熔化,所以看得到碘蒸气只能是升华的结果;
(3)通过这个案例,你对学习物理又有怎样的感受呢?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善于通过实验来验证问题,是学好物理的前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8.如图所示是刘鹏在探究“电路中的电流规律”时的电路图,其中R1=R2.闭合开关S后,用电流表测出通过a、b、c三点的电流分别为Ia、Ib、Ic,则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
A.Ia=IbB.Ic=IbC.Ia<IbD.Ia<I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热机在人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推动了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代化的交通运输工具都靠它提供动力.如图所示的是热机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原理图,其中①、②、③分别代表的是化学能、内能、机械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利用常用温度计测量热水的温度,有关做法正确的是(  )
A.水温可以超出温度计量程B.玻璃泡要与热水充分接触
C.玻璃泡可离开热水再读数D.温度计放进热水立即读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1)青岛胶州大桥是当今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它起自青岛主城区到黄岛,大桥全长41.58km(合适的单位).
(2)雾霾天气的“元凶”是直径小于2.5μm的颗粒物,合2.5×10-6m.
(3)小明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测量的数据分布为2.31cm、2.31cm、2.33cm、2.22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2.32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