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9.2015年的全国两会期间,一阵大风吹得北京阳光明媚宜人、碧空万里如洗,“两会蓝”一词应运而生,民众津津乐道.2016年全国各地多次发生雾霾天气,再次引发了大众对PM2.5的关注.下列对于PM2.5的认识合理的是(  )
A.PM2.5的运动属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C.“雾”和“霾”的形成原因是相同的
D.PM2.5悬浮在空气中时不受重力作用

分析 根据对PM2.5的了解,从形成原理、分子无规则运动、受力情况的角度可对选项逐一做出判断.

解答 解:A、PM2.5是固体小颗粒,因此PM2.5的运动不属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A不合理;
B、由PM2.5的定义可知,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故B合理;
C、“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霾”是小颗粒物,二者的形成原因是不同的,故C不合理;
D、PM2.5悬浮在空气中时同样受到重力作用,故D不合理.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我们对PM2.5的认识,包括其大小、成因、成份、受力等,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9.“五•一”期间,爸爸开车带着李兵从丹东市区出发到城郊旅游,汽车(包括车上的人和物品)质量为1.8×103kg,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09m2,当汽车以90km/h的速度在平直路面上匀速行驶时,汽车发动机牵引力为1000N,效率为30%,汽油的热值为4.6×107 J/kg.求:
(1)汽车静止时对路面的压强.
(2)汽车以9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时,牵引力的功率.
(3)若汽车按照这种方式行驶,这次旅行全程往返270km,李兵应该提醒爸爸至少要加汽油多少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小明探究“怎样使物体上浮或下沉”,用手将质量为120g,体积为1.8×10-4m3的苹果浸没水中时,苹果受到的浮力为1.8N.松手后苹果将上浮(上浮/下沉/悬浮),最后静止时,苹果受到的浮力是1.2N.(g取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关于密度公式ρ=$\frac{m}{V}$,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公式可知ρ与m成正比,m越大ρ越大
B.由公式可知ρ与V成反比,V越大ρ越小
C.对同种物质而言,它的V一定时,ρ与m成正比
D.对同种物质而言,物质的质量m与物质的体积V的比值是定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4.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同学研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小明利用这个装置完成如下的实验操作:
(1)在两边托盘内加上质量不等的砝码,发现小车向砝码质量较大的一边运动;在两边托盘内加上质量相等的砝码,发现小车保持静止.由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只有力的大小相等才能平衡;
(2)把小车在水平桌面上扭转一个角度后再释放,观察小车的运动状态是否发生改变,这一操作的目的是验证是否只有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
(3)小聪认为,小明的实验方案有一些不合理的地方,于是小聪选用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聪将系与小卡片对角上的两根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钩码,进而研究“二力平衡的条件”.老师也认为小聪的实验方案优于小明的实验方案,其主要原因是A.
    A.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实验材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
(4)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乙装置的情况下,小聪接下来的操作是把小纸片剪成两半,观察小纸片的运动状态是否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物理学中用功率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实验中,首先必须检査压强计能否正常使用,若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都很小,则说明该压强计的气密性差(选填“好”或“差”).排除故障后,小唐首先探究水内部压强特点,情景如图(A)、(B)、(C)所示.
(1)比较A图、B图和C图,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同种液体,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同;
(2)在B图中把金属盒慢慢下移,可以观察到U型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会逐渐增大,从而得到的结论是:同种液体中,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
(3)小唐为研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接着进行了如下实验:保持C图中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并将一杯浓盐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后,实验情形如图D所示,比较C、D两次实验,小唐得出了“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越大”的结论.你认为他的实验设计是否合理?答:不合理.原因是:没有考虑到烧杯中因加入盐水而使金属盒到液面的深度发生了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面事例中最能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是(  )
A.
把弓拉弯
B.
将竿压弯
C.
将木柴劈开
D.
自由下落的小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深水炸弹简称深弹.它是一种入水后下潜到一定深度爆炸的水中兵器,主要用于攻击潜艇.深水炸弹到了一定的深度就会自动爆炸,以炸毁被击对象.对于其爆炸原理说法正确的是(  )
A.炸弹到了深水后受到很大的压强,在一定的压强下能自动爆炸
B.水是导体可以接通电路,引发爆炸
C.采用了定时爆炸系统
D.与潜艇撞击而爆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