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现象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A 用打气筒打气,气筒壁发热 B 锯木头时,锯条发热
C 用电熨斗熨衣服,电熨斗发热 D 被点燃的冲天炮腾空而起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美国《大众科学》杂志评出2006—2007年度奇思妙想十大发明,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六冲程引擎”,这种引擎在完成四冲程工作后,会把水注入汽缸,使水瞬间变成水蒸气,从而带动活塞运动,产生第五冲程,为汽车提供动力。第六冲程是让水蒸气进入冷凝器,变成可再次注入汽缸的水。其中第五冲程相当于四冲程内燃机的_________冲程,在第六冲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根据生活经验,我们猜想:物体温度升高吸收的热量可能与质量和物质种类有关。为了验证猜想,我们制定了两个计划:
A.让研究对象都升高相同的温度,然后比较它们吸收热量的多少。
B.让研究对象都吸收相同的热量,然后比较它们升高温度的高低。
⑴实验室准备了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两个相同的烧杯、两支温度计、手表、铁架台、适量的水和煤油.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________仪器。
⑵能够准确地控制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是本次实验的关键,在提供的热源中,你认为选_________比较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新 课 标 第 一 网
(3)小明用4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水和煤油,实验记录如下表:
烧杯号 | 液体 | 质量/g | 初温/℃ | 末温/℃ | 加热时间/min |
1 | 水 | 300 | 20 | 30 | 12.3 |
2 | 水 | 150 | 20 | 30 | 6.2 |
3 | 煤油 | 300 | 20 | 30 | 6.1 |
4 | 煤油 | 300 | 20 | 25 | 3.1 |
根据实验记录数据,请你分析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
a.比较烧杯1和3,结论是质量相同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多少与 有关 b.比较烧杯1和2,结论是:
c.比较烧杯3和4,结论是:
⑷综合上述三个结论进行概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在练习使用电流表的实验中,某同学发现电流表(0~3A)的量程刻度值标示不清,根据你对电流表的了解,电流表的正确读数是
A.0.42A B.0.44A
C.2.2A D.2.4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下列数据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A.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为1.5V B.今天教室内的气温约为60℃
C.温度降低到零摄氏度时,物体将不再具有内能 D.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为不高于36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为了探究液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四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下表是他们的实验记录,根据实验记录回答下列问题:
烧杯号 | 液体 | 质量/g | 初温/℃ | 末温/℃ | 加热时间/min |
1 | 水 | 300 | 20 | 30 | 12 |
2 | 水 | 150 | 20 | 30 | 6 |
3 | 煤油 | 300 | 20 | 30 | 6 |
4 | 煤油 | 300 | 20 | 25 | 3 |
⑴分析比较_________(填烧杯号)烧杯的实验记录,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都相同时,不同物质吸收的热量不同。
⑵分别分析比较1,2和3,4两烧杯的实验记录,结合(1)中的结论,然后综合归纳可得出,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_________________有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两定值电阻RA和RB中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若将两电阻串联在电压为3V的电源两端,电路的总功率为 W,通电一段时间后,RA和RB产生的热量之比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