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在下些情况中,物体既具有动能又具有势能的是()

A.海面上航行的轮船 B.空中飞行的子弹

C.吊在天花板上的电灯 D.拉长的橡皮筋

B

【解析】

试题分析: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的能叫弹性势能。海面上航行的轮船具有动能; 空中飞行的子弹具有动能和重力势能;吊在天花板上的电灯具有重力势能;拉长的橡皮筋具有弹性势能;

考点:机械能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无锡前洲中学初三上期第一次练习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如图所示是一种健身器械,AOB可视为一个杠杆,O是它的支点。

⑴小明用力向下拉杠杆时,重物被抬起.此时AOB是一个__________杠杆。

⑵他想更容易抬起重物,应该将手 (选填“靠近”或“远离”) O点,这是因为增大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东台南沈灶镇中学初三上期第一次学情检测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位父亲与他5岁的儿子磊磊一起上楼回家,对此,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爬相同的楼梯,儿子体重小做的功少

B. 爬相同的楼梯,父亲体重大做的功多

C. 爬相同的楼梯,儿子比父亲先到达,儿子的功率一定大

D. 爬相同的楼梯,父亲比儿子先到达,父亲的功率一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滨海县第一初级中学初三10月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小明同学利用身边的简易器材制作了一个捕鼠器,如图所示长1.0m重1.5N的均匀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木板左端离桌面沿0.4m,上面挂一诱铒,若一重0.5N的老鼠偷吃食物,沿木板向左端爬去,当老鼠爬过离桌沿________米时,木板会失去平衡,而使它落入桌子下面的水桶中.该捕鼠器是利用________原理制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滨海县第一初级中学初三10月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孩分别将5块完全相同的砖运到二楼,如图所示,这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人对砖做的功比小孩对砖做的功多

B.大人对砖做的功比小孩对砖做的功少

C.大人对砖做功的功率一定比小孩对砖做功的功率大

D.大人对砖做功的功率一定比小孩对砖做功的功率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东台第一教研片初二上期第一次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4分)在下图所示的装置中,

(1)用酒精灯将烧瓶内的水加热沸腾后,水蒸气从烧瓶口喷出,在离瓶口稍远处,可以看到雾状的“白气”。这是因为喷出的水蒸气发生了_________现象;

(2)如果这时在管口处放置一金属盘,会发现正对管口的金属盘表面有 ,金属盘的温度将____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3)分析、归纳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 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东台第一教研片初二上期第一次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3分)如图所示,小明和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 。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相同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表明: 。

(3)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驰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选填“能”或“不能”) 听到对方的讲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东台第一教研片初二上期第一次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用滴管从瓶中吸取酒精,滴在手上,感觉凉凉的,小明就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两种猜想,猜想1:酒精的温度低于手的温度;猜想2:酒精蒸发时吸热,有致冷作用,随后,他在烧杯中倒入适量酒精,用相同的温度计分别测量手的温度t1和烧杯中酒精的温度t2,并重复多次,均发现t1>t2,由此,他( )

A.只能验证猜想1

B.只能验证猜想2

C.既能验证猜想1,也能验证猜想2

D.既不能验证猜想1,也不能验证猜想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龙岩初级中学初二上期第一次阶段测试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根据问题猜测答案,再通过实验对猜测进行检验,确定猜测正确与否是科学探究的关键之一。假若有一位同学提出以下一个问题:人们在观察宇宙星空时,可以观察到星球爆炸的痕迹,但却从没有听到爆炸的声音,这是为什么?

请根据以上问题提出两个“合理”的猜想:

(1)猜测(一) ;

(2)猜测(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