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7.在科学发展过程历程中,许多科学家除了做出突出贡献外,也会有一些经典的语句,“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曾说过这样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的科学家是(  )
A.亚里士多德B.伽利略C.牛顿D.阿基米德

分析 根据物理学史和常识解答,需要记住著名物理学家的主要贡献.

解答 解:
“给我一根杠杆和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是古希腊物理学家阿基米德的一句豪言壮语,我们学过的杠杆原理、阿基米德原理都属于阿基米德的贡献.
故选D.

点评 此题考查了物理学史中的一些重要人物的历史故事,属于记忆性题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如图中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仪器,请你读出它们的示数.如图1中物块的长度为2.00cm.如图2中体温计所示温度是36.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小文发现:生鸡蛋放入水中会下沉,鸡蛋的密度到底有多大呢?他来到实验室做实验.
(1)他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线处,观察到指针的偏转情况如图甲所示,他应将平衡螺母向左 (选填“左”或“右”)调,使天平横梁平衡;他把鸡蛋放入天平左盘,正确操作后,天平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鸡蛋质量是57.2 g,他又按图丙所示的方法测出了鸡蛋体积是52cm3.,则鸡蛋的密度为1.1g/cm3
(2)小文回家后又想测熟鸡蛋的密度,他把熟鸡蛋放入水中发现它也下沉,于是他找来家中的一个柱形薄壁的透明杯子、小米、刻度尺、水盆和适量的水,进一步测出了熟鸡蛋的密度.请你帮他将后面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并写出熟鸡蛋密度的表达式.
①向杯内倒入适量的水,用刻度尺测出杯内水的高度为h1
②将鸡蛋浸没在杯内的水中,用刻度尺测出杯内水的高度为h2
③取出鸡蛋,将杯内水倒净并擦干,放入适量小米,其漂浮在水盆中如图丁(放小米的目的是使杯在水中不倾斜),用刻度尺测出杯底浸入水中的深度为h3
④将熟鸡蛋放入杯内小米中,杯子仍竖直漂浮在水面上,用刻度尺测出杯底浸入水中的深度为h4.熟鸡蛋的密度表达式ρ=$\frac{{h}_{4}-{h}_{3}}{{h}_{2}-{h}_{1}}$•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如所示的实验装置中,悬挂于磁铁N、S极之间的铜棒ab两端通过导线连接到电流表上.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ab棒在图中位置竖直上下运动时,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
B.ab棒不动,蹄形磁铁左右运动时,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
C.该装置是研究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力方向与磁场方向的关系
D.利用这一现象揭示的原理可制成电动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一陨石的质量是1.85kg,体积是0.5dm3,该陨石的密度是3.7×103kg/m3;若将它做成工艺品,其密度不变(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小欣为了测量液体A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线处.横梁静止时,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如图甲所示.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端移动.
(2)将液体A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液体A的体积为60cm3
(3)将量筒中的液体A全部倒入空烧杯中,把烧杯放在调节好的天平的左盘中,当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丙所示时,天平横梁再次水平平衡,则烧杯和液体A的总质量为152g.
(4)实验中测得所用空烧杯的质量为80g,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液体A的密度为1.2×l03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如图所示电路,要使电阻R1、R2并联,则应将(  )
A.S2、S3闭合,S1断开B.S1、S2闭合,S3断开
C.S2闭合,S1、S3断开D.S1闭合,S2、S3断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如图甲、乙所示为研究液体对容器的压强的两个演示实验,从这两个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甲实验表明液体对容器底有压强,乙实验表明液体对容器侧壁有压强
B.甲实验表明液体对容器侧壁有压强,乙实验表明液体对容器底有压强
C.甲实验表明液体对容器底有压强,且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D.乙实验表明液体对容器侧壁有压强,且压强随深度的减少而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某中学九年级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水火箭升空实验.实验器材有:饮料瓶、气筒、自行车气门、铁丝、橡皮塞、水等.水火箭构造如图所示.根据老师的介绍,同学们了解到水火箭升空工作过程如下:在瓶中装适量的水,塞好瓶塞后放在发射架上,用气筒向瓶内打气,瓶内上方气体压强达到一定程度,高压气体将水和橡皮塞从瓶口压出同时,瓶飞向高空.
(1)水火箭升空原理可利用我们所学过的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识来解释.
(2)实验后小明提出了问题:水火箭上升高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小明猜想:可能与瓶中气体的压强有关;小华猜想:可能与瓶中水的体积有关;小军猜想:可能与瓶子的形状有关;除此之外,你认为水火箭上升的高度还与塞子与瓶口的摩擦力大小有关. (写出一点)
(3)实验小组通过试验发现,瓶塞插入深度不同,瓶塞被冲出前用气筒充气次数不同(设充一次气气量相同),他们选用同一可乐瓶,瓶中水量为.通过站在不同楼层观察员目测进行数据记录.考虑到安全做了三次,实验结果如下:
瓶塞塞入深度更深
水火箭上升高度(m)2512
这可验证上述关于水火箭上升高度与塞子的插入深度有关的猜想是正确的.
(4)为了验证小华的猜想,请你为她设计一个可行的实验步骤:保持其它的情况不变,只改变装入瓶内水的体积,重复试验比较发射高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